为机床工具企业提供深度市场分析                     

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  |   申请VIP  |  

English  |   German  |   Japanese  |   添加收藏  |  
沈阳机床

车床 铣床 钻床 数控系统 加工中心 锻压机床 刨插拉床 螺纹加工机床 齿轮加工机床
磨床 镗床 刀具 功能部件 配件附件 检验测量 机床电器 特种加工 机器人

机器人

电工电力 工程机械 航空航天 汽车 模具
仪器仪表 通用机械 轨道交通 船舶

搜索
热门关键字:

数控机床

 | 数控车床 | 数控系统 | 滚齿机 | 数控铣床 | 铣刀 | 主轴 | 立式加工中心 | 机器人
您现在的位置:机器人> 行业资讯>中国六大区域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对比,哪个最强?
中国六大区域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对比,哪个最强?
2023-8-21  来源:-  作者:-

 
   根据我国行政和地理区划方式,结合机器人产业实地发展基础及特色,中国电子学会将全国机器人市场划分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共六大区域。
 
  其中,长三角地区在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中依然处于领先位置,珠三角地区机器人应用市场发展较为成熟,京津冀地区智能机器人自主创新能力持续加强,东北地区龙头企业表现强劲带动区域产业集聚度持续提升,中部地区注重引入其它地区机器人产业外溢资源,西部地区机器人产业规模与质量取得明显成就,后发潜力巨大。
 
  那么,中国六大区域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资源以及环境对比,哪个区域最强?让我们一起看一看。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一、长三角地区:综合实力遥遥领先,上海拥有全国五分之一的机器人产值
 
  长三角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长三角地区经济的蓬勃发展为机器人与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提供了重要技术、人才、资金、信息等产业资源支撑与应用拓展领域,长三角地区已集聚一批国际国内知名机器人制造企业和应用企业,区域机器人产能占全国50%以上。除了abb、发那科、库卡、安川机器人四大家等国际知名品牌外,也不乏新时达、埃斯顿、埃夫特等中国品牌,以及近年来迅速崛起的节卡机器人等自主品牌。
 
  作为长三角机器人产业链的核心区域,上海拥有中国五分之一的机器人产值,据上海市委外宣办介绍,上海机器人密度260台/万人,是国际平均水平(126台/万人)两倍还多,上海市工业增加值从2011年的7231亿元提高到2021年的10739亿元,保持全国城市第一,工业总产值从33834亿元提高到42014亿元,突破4万亿元大关,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二、珠三角地区:应用需求推动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产业重点集聚区位居前列
 
  珠三角地区是全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其中深圳、广州和佛山三座城市的机器人产业具有明显的优势。目前,这些城市的机器人产业正在向智能化、高端化以及一体化发展。具体来说,深圳聚焦智慧制造,推动机器人智能化水平的提高;广州发挥地理位置优势,大力发展高端机器人应用;佛山则依托自身优势打造高端机器人制造基地。通过不断推动工业机器人在高端制造及传统支柱产业的示范应用,深耕商用服务机器人赛道,在全国机器人产业重点集聚区中位居前列。
 
  三、京津冀地区:机器人产业发展质量与附加值较高,产业协同发展格局不断深化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引导扶持下,凭借突出的区位优势以及良好的制造业基础,京津冀地区区域内北京、天津、河北机器人产业形成了错位竞争、优势互补的良好局面。京津冀并不是国内机器人产业规模最大的地区,但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质量与附加值较高,在当地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支撑下,逐渐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同时,京津冀三地积极筹建特色化的机器人产业园区与创新基地,形成优势互补、差异化发展的格局。
 
  京津冀地区长期以来一直是国内人才集聚的高地,自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形成以高端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为主要方向的产业链条。北京在医疗机器人、物流及无人配送机器人、协作机器人等领域具有领先优势,集聚了遨博、云迹、锐洁、天智航、康力优蓝等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天津重点发展工业机器人、混联机器人、水下机器人、轻型协作机器人以及工业无人机等,聚集了深之蓝、沃德传动(天津)、福臻、德明福等机器人企业。河北深耕并联机器人、移动机器人与特种机器人,积极推进唐山、廊坊等特色产业聚集区的发展。
 
  四、东北地区:头部企业表现强劲,人才、资本与创新要素集聚水平仍需提升
 
  作为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重要区域,东北三省通过龙头企业的产业链整合与集聚能力,重点打造集本体整机制造、零部件研发生产、应用系统集成于一体的产业园区与制造基地,比如哈尔滨哈南机器人产业园、沈阳机器人产业园等。在龙头企业与地方园区的双向加持下,持续做大做强区域内工业机器人产业集群,推动东北地区制造业水平换档升级。
 
  东北地区作为我国最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之一,具有良好的资源区位优势与制造业发展基础。东北具有较为完整的装备制造业体系,在汽车、高端机床、数控设备等领域集聚了一批行业龙头企业,为机器人发展提供了良好沃土。
 
  五、中部地区:机器人产业集聚度有所提高,国家政策促进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
 
  中部地区作为发展机器人产业的后起之秀,地方政府出台加快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产业发展的行业措施与指导意见,促进了区域内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中部地区在产业规模效益、经济发展与吸引人才等方面与长三角、珠三角存在差距,科研机构总数较少,但机器人产业发展良好,基本已形成集研发、关键零部件、本体、集成于一体的产业链发展态势。机器人产业集聚度有所提高,围绕餐饮加工、纺织、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重点布局机器人系统集成、本体制造与解决方案创新。安徽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湖北加快突破整机、部件、集成应用等关键技术攻关,推动行业应用场景示范。
 
  六、西部地区:基于产业后发优势,地区特色与国家政策引导产业持续提升
 
  西部地区人才匮乏,科研机构偏少,总体上仍落后于其他地区,但相比往年提升明显。基于产业后发优势,逐步打造集研发生产、系统集成、零部件配套、智能化改造和示教培训于一体的机器人产业链,重点布局区域内创新园区与科研基地。根据资源禀赋实现单点突破,通过引进龙头企业和产业园区建设逐步发挥产业规模的集聚效应。重庆现已形成集研发、整机制造、检测、系统集成、零部件配套、人才培训和应用服务为一体的机器人产业链,在北碚、九龙坡、永川、大足等区域集聚了重庆华数、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重庆智能机器人研究院等多家机器人企业和研发机构。四川利用区位优势成为吸引企业的“强磁场”,在成都、德阳、眉山、绵阳等地集聚了一批具有特色的机器人企业。

    投稿箱:
        如果您有机床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邮箱:skjcsc@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