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产业集群促工业老城转型
2023-8-11 来源:- 作者:-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式现代化】
近日,围绕强链、补链、固链、延链,河北唐山陆续签约引进清华大学智能无人机工程技术中心孵化项目、深圳优必选服务机器人数字创新基地等16个机器人产业相关项目,总投资14.25亿元,涉及勘探巡检、节能环保、医疗康养等领域。
唐山机器人龙头企业的新上项目也紧锣密鼓:总投资3.1亿元的百川轨道交通智能装备产业化二期项目预计10月竣工,建成后将成为全国最大的轨道机车检测机器人产业研发制造基地;总投资1.1亿元的鹰眼智能机器视觉应用智能装备产业化基地项目已完成主体施工……
在以钢铁、煤炭为主导产业的老工业城市唐山,机器人产业却日益走红,乍一看有些“抢风头”。然而事实是,在城市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这是一场“科创”与“转型”的双向奔赴。近日,记者走进这座城市,感知传统与新兴完美融合的时代律动。
产业孕育工业老城现特色“机器人兵团”
唐山素有“煤都”“钢城”之称。多年来,基础雄厚的钢铁、装备制造、煤炭等产业对数字化、智能化生产的需求不断扩大,激发了本土研发人员的热情。1994年,中国焊接行业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唐山松下产业机器有限公司在唐山成立,该公司于1997年引进日本松下机器人本体,机器人产业自此与唐山结缘。
“焊接设备是钢板的‘缝纫机’,机器代人是为了让‘缝纫机’实现自动化,使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大大提升。”谈及机器人进唐山,当年在唐山松下工作的沈亚辉记忆犹新。他还打了个比喻,焊接好比做衣服,不但要有好的缝纫机和缝纫技术,布料还要裁剪整齐,缝线也要结实美观。基于此,为了把焊接事业做专做强,公司走向集团化发展,唐山开元电器集团有限公司顺势诞生。
截至目前,开元集团主要成员有唐山松下产业机器有限公司、唐山神钢焊接材料有限公司、唐山开元自动焊接装备有限公司等企业群体,成为包括焊接与切割设备、焊接机器人系统、焊接材料在内的中国最大的焊接与切割设备产业集团,位列亚洲第三、世界前十。开元集团所在的唐山高新区,被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唐山焊接产业基地和全国焊接机器人制造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
工人正在组装焊接机器人。董军摄/光明图片
如今,沈亚辉已成为开元自动焊接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他见证了集团各成员企业彼此密切合作、规划协调、共同发展,唐山焊接机器人产业日益壮大。
中信重工开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的副总工程师张树生,可以说是唐山特种机器人从无到有的见证者。他介绍,公司自1991年起深耕煤矿生产领域,积累了丰富的自动化研发经验。2007年,国内首台防爆矿用抢险机器人诞生,当时被称赞为“一项生命工程”。
走进中信重工开诚智能,记者见到了由矿用抢险机器人、消防灭火机器人、危化巡检机器人等组成的“机器人兵团”。“别看它们个头不大,但能量‘超燃’,可以在火灾现场、地下矿井等环境中发挥关键作用。”张树生说,公司现有特种机器人50余款,产品覆盖智能矿山、石油化工、应急救援、煤化工等领域,在中国机器人发展史上创造了多项第一,已成为中国最具竞争力的特种机器人产业基地。
传统产业转型加速,凸显唐山特色的机器人产业不断壮大。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是中国第一家轨道装备制造企业,从这里下线的轨道列车开到哪里,系列服务就跟到哪里。2018年,针对列车底部清洁的国内首台智能吹扫机器人在唐山百川智能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诞生,该公司现已成为国内轨道交通机车车辆检修检测设备的主要供应商。为继续做大做强机器人产业,2017年,唐山在高新区建设唐山机器人特色产业基地孵化中心,为入驻的机器人中小企业提供共享实验设备、共享物料集采等系列服务,并搭建合作平台,在河北省率先构筑了“研发+孵化+产业化”的机器人产业发展生态圈。共享互助“工业合作化”模式,推动更多企业走上“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的发展轨道。
截至目前,唐山有机器人相关企业75家,其中规上企业20家,90%以上坐落于高新区。形成了以工业机器人为支撑、特种机器人为特色,集研发、生产、服务为一体的机器人产业集群。
持续创新机器人走向制造前沿促转型
2022年营业收入3600万元,增速69%;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突破4200万元,预计全年达8000万元。这是唐山英莱科技有限公司交出的成绩单。
这家致力于机器视觉产品与智能装备研发的机器人企业落户唐山已十年,为什么近年来“一飞冲天”?董事长袁雷道出缘由:持续创新,厚积薄发。
袁雷介绍,英莱科技的研发人员一直占比47%以上,每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超20%,这是企业发展的底气。近年来,该公司着力为转型中的传统产业提供数字化升级服务。2020年,为处于钢铁行业上游的唐山国亮特殊耐火材料有限公司量身定制了耐火砖自动化生产线,产能提升约3倍,产品良品率和能耗控制均处业内领先水平。目前,国内多家同类客户与英莱科技达成合作,合同金额从数百万元至上千万元不等。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为厚植创新的土壤,唐山在聚焦机器人产业创新平台建设、鼓励研发投入等方面持续发力,加快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唐山机器人特色产业基地孵化中心外景。刘梓涵摄/光明图片
唐山持续深化与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单位的合作,瞄准机器人基础和前沿技术,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技术转移转化中心等,提升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应用水平。据了解,2023年以来,引进中关村信息谷、中关村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等一流平台,成立了河北机器人产业研究院(唐山)、河北省机器人产业联盟,产学研一体化模式不断深化。
截至目前,唐山已培育省级以上机器人研发平台21个,其中国家级研发机构5个,培育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研发机构17个。
为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唐山对新认定的国家、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产品,分别给予一次性50万元、20万元奖励;对新获评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单项冠军产品的,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奖励;对连续两年研发投入强度5%以上、上年度自有资金研发投入100万元以上的“专精特新”机器人企业给予10%的补助。
唐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孟祥印介绍,该市机器人领域涌现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4家,“小巨人”企业5家,单项冠军企业4家,21项产品登榜河北省重点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目录。
机器人产业迅猛发展为唐山传统产业注入转型动力。鹰眼智能研发出型钢在线检测仪,实现了对产品的全自动、非接触式检测;中信重工开诚智能研发的煤炭选矸机器人由一代图像识别升级到二代X光识别,精确率不断提升;贺祥智能研发的机器人施釉工作站在陶瓷装备行业走俏,机器人双工位施釉代替人工,实现了节能环保……如今,“机器人兵团”正成为唐山动能转换、转型升级的创新先锋。
拓展应用“唐山造”机器人赋能千行百业
今年5月,唐山市丰南区的一片麦田里,操作员张俊伟轻点手机,垄间行走灌溉机器人便走到距离最近的出水口自动对接,在麦田里喷出方形图案后,继续行走至下一个出水口,重复浇灌动作。
这是在河北省农业灌溉机器人供需对接会上的观摩演示场景。张俊伟介绍,这款机器人由唐山市海森电子研发生产,它比普通灌溉节水40%、节电35%、节约人工90%,智能化控制水平全国领先。
“机器人+农业”应用场景在唐山不再是什么新鲜事。唐山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海丰介绍,该市目前已有6家从事农业生产领域的智能机器人企业,涵盖大田种植、禽类畜牧养殖、节水灌溉等。
孟祥印说,唐山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占全省的85%,政策支持使资源和人才等要素迅速向该市倾斜。目前,总规模20亿元的河北省机器人产业基金已在高新区完成注册,总规模50亿元的市级产业基金已先期注入20亿元。此外,唐山“凤凰英才”人才政策4.0升级版、高新区人才政策20条更吸引了各地人才纷至沓来,为全市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
工作人员正在调试机器人施釉工作站的机械手。李秀清摄/光明图片
为强化顶层设计,唐山成立机器人产业发展工作专班,自3月起每月组织一次产业招商推介活动,吸引了思尔闼、汇博、严格集团等一批优质机器人企业落户。深入实施“机器人+”应用行动,开展从机器人产品研制、技术创新、场景应用到模式推广的系统推进工作,梳理出86个机器人应用场景产品和系统解决方案,面向社会展示推广。同时,承诺对入选市级“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且项目投资额不低于100万元的,每项分别奖励机器人相关企业和用户各20万元。
唐山还通过“揭榜挂帅”的方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支持企业开发机器人应用场景,并协助申报国家、省、市机器人领域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围绕钢铁、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每年遴选一批技术成熟、成效明显的机器人产品和系统解决方案,争取纳入省级机器人重点技术和产品推广目录,实现“机器人化”生产装备向相关领域应用拓展。
“机器人+”加速推进,唐山时不我待。如今,机器人产业在该市正蓬勃发展,“机器人化”生产装备和生活工具已广泛融入千行百业和群众生活,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释放经济发展潜力、增进人民福祉发挥积极作用。
孟祥印表示,唐山将打造全国有重要影响的机器人产业基地、全国最大的焊接机器人产业集群、全国知名的特种应用领域服务机器人产业集群和全国领先的“机器人+”应用示范集群,预计2025年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将达120亿元。
投稿箱:
如果您有机床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邮箱:skjcsc@vip.sina.com
如果您有机床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邮箱:skjcsc@vip.sina.com
更多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