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达参加2020高工机器人年度大会——诠释构建未来数字化智能工厂软硬整合之道
2020-12-24 来源:-- 作者:-
机器人是实现智能制造的关键设备。台达自2015年推出SCARA机器人以来,依托从关键元器件到相关软件,均由台达自行研发制造的整合优势,快速开发扩展机器人产品线。同时,台达更是结合近年来快速增强的软件实力,开发出机器人模拟整合软件DRASimuCAD,向行业客户呈现软硬整合价值。在12月23日, 2020高工机器人年度大会上,台达-中达电通机电事业部机器人产品经理林敬祐分享了台达在机器人及软件上的实力,以及构建未来数字化智能工厂的软硬整合之道。
林敬祐分享说,在制造业数字化进程加速的今天,客户需要加强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因而需要更加智能、整合的解决方案。台达近年来通过外部并购、合作以及内部结构调整,增强了“软”实力,实现“硬件+软件+管理”系统的应用服务。面对数字化发展大势,台达积极整合云端物联、制造管理平台、智能设备、自动化软硬件等已臻成熟的技术及产品,已具备从产线的智能设备、管理系统可视化、云端等全面构建智能工厂的能力。
台达-中达电通机电事业部机器人产品经理林敬祐在2020高工机器人年会上诠释台达通过软硬整合的系统应用服务能力构建未来智能工厂的理念
林敬祐同时表示,落实到机器人层面,台达更加重视在行业客户中的适用性。如机器人模拟整合平台DRASimuCAD就是一款可进行机器人离线编程、模拟仿真动作,以及模拟输送带动态加工,实现随线追踪生产的设计软件,可直接导入工作站规划使用。另外,台达也针对不同的应用特点,开发出多种解决方案,满足行业客户的智能升级需求。如近期开发的机器人柔性供料、机器人机床上下料解决方案,就将机器人、视觉软件与柔性供料系统有效整合,可实现对异形及正反面区分等特殊形状加工品快速抓取,同步完成柔性加工任务和精准检测任务,对高效生产很有帮助。
台达开发的机器人柔性供料解决方案,整合应用机器人模拟整合平台DRASimuCAD,可快速完成柔性加工任务和精准检测任务,实现高效生产
此外,凭借过去一年的优异表现,台达也在“2020高工金球奖”评选中收获两项大奖。其中,在企业类奖项中台达荣获了“2020高工金球奖-中国机器人产业链TOP50”奖;在方案类奖项中,台达SCARA机器人柔性取放料系统解决方案也以善的整合能力获得“2020高工金球奖-年度智能制造应用案例”奖。
2020高工机器人年度大会是由高工机器人发起的年度品牌活动,汇集机器人产业核心零部件、本体、系统集成、智能配件等全产业链多家企业,全面探讨在智能制造的大形势下,机器人全产业链的发展之道。
关于台达
台达创立于 1971 年,为全球提供电源管理与散热解决方案,并在工业自动化、楼宇自动化、通信电源、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电动车充电、可再生能源、储能与视讯显示等多项产品方案领域居重要地位,逐步实现智能制造与智慧城市的发展愿景。台达秉持“环保 节能 爱地球”的经营使命,将企业社会责任与商业模式相结合,运用高效率电力电子核心技术,以因应气候变迁带来的环境议题。台达运营网点遍布全球,在五大洲近200个销售网点、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为客户提供服务。
多年来,台达投入事业运营、科技创新与企业社会责任的成就荣获多项国际荣耀与肯定。自2011年起,台达连续十年入选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Dow Jones Sustainability Indices, 简称DJSI) 之“世界指数”(DJSI World Index),亦于2020年CDP (原碳信息披露项目) 年度评比荣获气候变迁与水安全双“A”领导评级。
更多详细资料,请参见:www.delta-china.com.cn
关于中达电通
1992年中达电通成立于上海,业务覆盖工业自动化、智能楼宇、网络通讯&能源基础设施三大领域。
依托母公司台达集团优异的电力电子及控制技术,中达电通整合旗下丰富的产品线,探索行业应用发展趋势,提出完整解决方案,为客户创建竞争优势。中达电通也积极响应“新基建”建设浪潮,在智能制造、5G网络&数据中心、建筑节能、智慧城市等重点领域打造优秀应用案例和行业解决方案,用科技拓展新模式、新服务。
为满足客户对不间断运营的需求,中达电通在全国有70余个分支机构(含维修中心)。依靠训练有素的技术服务团队,中达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全方位的售前、售中服务和最可靠的售后保障。中达电通致力追求最适合中国市场发展的产品与方案,并透过最佳的营销模式与销售平台,与客户紧密合作,共同开创更智能、更环保的未来,携手永续发展。
详细资料请参见官方网站:www.delta-china.com.cn
官方微信:
(来源:中达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投稿箱:
如果您有机床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邮箱:skjcsc@vip.sina.com
如果您有机床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邮箱:skjcsc@vip.sina.com
更多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