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每次转向 都有不同的景致 ——与广东鸿图南通压铸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国光一席谈
2015-11-5 来源:数控机床市场网 作者:哈斯供稿
在位于德国斯图加特——奔驰汽车(Benz)的发源地,聚集了不少家族式的工业企业,经过百年积淀后的第四代继承人谈论起祖业时,有着莫大的骄傲。他们当然在创业及守业过程中经历了不为人知的艰辛,无论是二战的不可抗力,还是金融危机的突袭,所有这些可能一夜间就摧毁他们的力量却最终成为了一股动力,激起了永不言败的斗志。——从中自然不难看出“德国制造”缘何成为制造业的领头羊。
而今天的中国尽管已经成为“世界工厂”和制造业大国,但距离制造强国甚远,在“超常规、跨越式放量发展”的浮躁氛围下,专注、积淀地的将一件事儿做一辈子似乎已经成为上个世纪父辈们的旧话了。幸运的是,在本次的走访中,一位专注于压铸产业二十余年的受访人与我们分享了从业经历中如何凭借持续的努力站到了现在的高度。他就是广东鸿图南通压铸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国光,在人生事业的每次转向后,他迎来的是与挑战对擂后的新景象。
广东鸿图南通压铸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国光
误打误撞进入压铸界的“应用化学”毕业生
作为铝合金压铸界巨头的广东鸿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在华东区的江苏省南通市设立了重要的生产据点——广东鸿图南通压铸有限公司,目前公司有1400余人,未来五年计划达到3000人,产能达到30,000吨铝合金压铸件(2014年约10,000吨左右)。目前南通鸿图80%的订单来源于北美通用及上海通用。如此大阔步的发展,背后的领军人物引起了我们的好奇。
现任广东鸿图南通压铸有限公司董事长的张国光,1990年一毕业就加入了广东鸿图的前身高要鸿图工业有限公司,至今已有二十多年。张国光笑称自己学的是“应用化学”专业,最初与公司的业务并不对口。“以前大学毕业都由学校分配,加入高要鸿图也是无奈的选择,我的第一个岗位是在压铸车间当操作工,当时的高要鸿图主要生产灯具、机电等日用铝压铸件,产品主要出口欧美,1992年公司开始开发国内摩托车配件市场。”
张国光介绍说,自己的机会也出现在公司业务的变化。“随着公司的业务进入摩托车配件市场,特别是与嘉陵、建设、南方等摩托车品牌展开配套合作后,客户要求高要鸿图必须要建立一个原材料的检验试验室,对进厂的原材料进行化验分析,于是公司安排我筹建了一个实验室。我的专业也因此派上了用,在实验室一干就是三年多。”
据了解,高要鸿图最初是由大陆国有企业与香港商人合资共同运营,1993年港方有意退出,原大陆国有企业便收购了港资股权,这令高要鸿图摇身一变成为了国有企业。1994年,品质部的经理被委派去日本学习,张国光在继续从事化验室复杂工作的同时,被临时任命代为监管品质部的日常工作。“肩上的担子愈发重起来,困难也接踵而来。一方面我的专业与压铸业不相符,另一方面最初在车间锻炼的时间较短,同时公司的产品结构也发生调整,产品从普通注重外观的灯具压铸件转变到更注重材料成分、力学性能及产品内部质量的摩托车配件,伴随出现的三坐标测量、X光探伤、光谱分析等测量设备跨领域知识的变化令我又一次将自己归零,重新出发。”
洋品牌国产化指标 为中国制造打开新局面
1995年10月,表现出色的张国光被任命为总经理助理,同一年,高要鸿图停止生产之前所有的灯具类压铸件产品,主攻嘉陵、建设、新大洲、南方等当时一批大车厂的摩配订单,摩配产品一直做到1999年。“1997年我们的主营业务同时开始转向汽车配件及自动扶梯梯级。其实,早在1995年高要鸿图就开始与当时的广州标致(Peugeot)一起开发汽车零部件,但开发成功后的零部件却被标致方面以各种理由为借口未能正式量产,转由法国直接进口,广州标致拖垮了不少配套企业。不过标致的此举也终令其在华的进程止步于1998年,最终出售给了本田(Honda)。”张国光回忆说,“本田落户广州后,广东省汽车主管部门要求其零部件国产化率至少在第一个五年达到30%以上,并在随后不断提升零部件国产化率的比重。这对于高要鸿图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自本田进入广州后,高要鸿图就成为其第一个铝合金压铸件的供应商,当时的产品主要是缸盖罩等铝合金压铸件。”而在1996年,张国光的仕途又抵达了一个新巅峰——时任公司副总经理,分管品质、行政工作。
2000年,在广东省科技厅的大力支持下,高要鸿图联合广东省科技创业投资公司、广东省科技风险投资有限公司、广东省机械研究所等单位重新组建了一个全新公司——广东鸿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张国光坦言,“企业上市在那会儿是一件时髦的事儿,同时广东鸿图背负省国有企业的名号,一定是要力争成为标杆企业。所有的内外因素都将广东鸿图推向了一个新高度,因此,上市就变得理所当然了。”
广东鸿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后,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资金来源、人才队伍等都得到了大幅改善,以至于公司的主营业务也发生较大调整,主营产品包括汽车零配件、自动扶梯踏板、通讯、机电等四大块的压铸铝产品。广东鸿图可以提供从压铸模具的制造、压铸产品、再到机加工的一条龙产品服务。据张国光介绍,2001年广东鸿图所用的加工设备主要是日本兄弟(Brother)及台湾永进等数控设备。2003年,通过香港大通开始进口使用哈斯(Haas)数控设备,一开始就采购了5台。2005年加入广东鸿图的林爱绵工程师(现任广东鸿图南通压铸有限公司数控车间主任)回忆:“当时印象最深的是哈斯的伞型刀库,感觉进口的机器就是速度快、稳定及效率高。与台湾机床对比,在加工诸如雅阁(Accord)缸盖罩这类的汽车零部件时,精度方面的性能稳定,刚性也非常好。”目前广东鸿图总部和南通鸿图公司共有500多台数控加工中心,哈斯机器占到了近一半。
2004年,上市计划如火如荼进行中的广东鸿图任命张国光副总经理兼任为董事会秘书,彼时的他在经历了车间工人、检验员、品质管理、项目申报、企业改制、上市辅导等多个工作后,已然经验丰富。在公司董事会和张国光及同事的努力下,广东鸿图于2006年12月成功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目前公司汽车零部件越做越大,汽配业务占70%,通讯占20%(通讯机站的外壳,散热片等),余下10%为机电类产品。”
“走出去战略”+“哈斯” 再攀全新里程碑
通过准确的定位及上市后的诸多利好因素,2011年广东鸿图销售收入已经攀升至12亿,比2006年翻了两番。“在业务趋稳的基础上,我们开始为未来布局——‘走出去战略’的首步即在汽车产业如火如荼的长三角华东区域落户。当时广东鸿图在华东市场的主要客户有奇瑞汽车(Chery),另一方面,自2006年伊始与北美通用(GM)展开配套合作以来,广东鸿图的产量也驶入了快车道——基本上每个产品要做到20万件~60万件的量。在合作过程中,供货及时、精度高、质量稳定等成就了广东鸿图在2006-2010年连续五年蝉联北美通用的优秀供应商称号。”
机会与机会的叠加,为广东鸿图走出去战略再次加码。“2010年,上海通用的现有供应商出现了产能跟不上等问题,北美通用于是推荐了我们广东鸿图。但上海通用有一个要求——必须在上海周边设厂,以便其能更好地管控质量及生产进度。”
2011年初,张国光被广东鸿图任命为南通压铸公司的总经理,全力负责南通鸿图的筹建工作。相比之前很多次的工作调整,这次的受命难度更高——全新的区域,身为一家规模工厂的掌舵人,一切再次从零启航。“要很好地完成上海通用方面量大及不断变化的加工需求,设备必须先行。”在广东时就已经受益于哈斯机床的出色加工,此次南通鸿图更是二话不说立马订了32台哈斯高速立式加工中心VF-3SS。
“外观更美观了,操作界面比以前更人性化,操作窗口更易接受,愈发注重人机交流。加工效率依然出色,侧挂式刀库令换刀更加快速。同时在粘屑粘铝这块也有很大改善,之前需要经常清理积满铝屑的主轴锥孔,刀柄也经常会粘满铝屑,现在这些都有了很好的改善。同时由于刀具粘铝造成的孔大孔小,尺寸超常的情况也鲜有发生,主轴刚性也有所提升。”林爱棉主任聊起哈斯设备,就像一位交往了十年的老朋友般如数家珍,“主要就切铝来讲,效率相对同批购进的日系机床效率要高5%。”
自2011年10月第一批设备安装调试,2012年南通鸿图开始做一些样件及小批量试生产。2013年南通鸿图的销售收入差不多已达到1.9亿元(含税),占到整个集团10%左右的份额。2014年南通鸿图计划做到3.5亿,明年计划6-7亿,近乎翻倍的增长。“上海通用对我们现有的加工设备非常满意,他们会经常来考察和指导生产工艺、生产过程控制等工作,也会带领我们分享其它的供应商的生产窍门。”张国光告诉我们,像通用这些对于加工工艺及质量非常重视的整车厂也会不断的对加工设备提出新要求。譬如:防错,对刀,断刀检测,中心出水等,这些都是可以确保生产过程更趋稳定。
随着产能的不断增长,目前南通工厂共有60台哈斯VF-3SS。“哈斯的设备主要用来加工油底壳、链条盖等高端产品,完全24小时运行。”林爱棉主任介绍说,“以上海通用的大排量发动机油体壳为例,在接到客户2D、3D图纸后,我们一般先考虑年产的量,从而计算出日产能(不低于合同规定的日产能),再算出每天可用多少时间,每个产品需要多少节拍,要用几台机床。同时结合哈斯转台、换刀及加工速度、工作台的承重,夹具转台的效率等,判断带A轴还是四轴,最终再按工艺和产能设计成夹具的方案,应用到油底壳LG系列的加工中。”
“未来当然还会与哈斯紧密合作,”张国光透露,通常会提前一年按产能及客户需求来订购设备。基于熟练工及成本的考虑,配备机器人上下料、减少人工操作的自动化生产线已经提上议程,目前广东鸿图总部已经上了两条这样的线,机器人广泛应用的时代正在被开启。
采访后记
我们很多人兴许会有与张国光一样的经历,误打误撞的进入一行,但最终能坚持下来、并取得像他一样成就的寥寥无几。在“中国制造”步入发展转型期的当下,我们是时候思考对于产业的长远发展如何贡献一臂之力。
投稿箱:
如果您有机床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邮箱:skjcsc@vip.sina.com
如果您有机床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邮箱:skjcsc@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