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机床工具企业提供深度市场分析                     

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  |   申请VIP  |  

English  |   German  |   Japanese  |   添加收藏  |  
沈阳机床
车床

车床 铣床 钻床 数控系统 加工中心 锻压机床 刨插拉床 螺纹加工机床 齿轮加工机床
磨床 镗床 刀具 功能部件 配件附件 检验测量 机床电器 特种加工 机器人

车床

电工电力 工程机械 航空航天 汽车 模具
仪器仪表 通用机械 轨道交通 船舶

搜索
热门关键字:

数控机床

 | 数控车床 | 数控系统 | 滚齿机 | 数控铣床 | 铣刀 | 主轴 | 立式加工中心 | 机器人
您现在的位置:车床网> 行业资讯>缺少核心技术 重庆机器人企业只能赚取薄利
缺少核心技术 重庆机器人企业只能赚取薄利
2015-3-12  来源:重庆日报  作者:
  由于缺乏关键核心技术,重庆机器人企业只能给外国企业“打工”,赚取薄利。
  
  与此同时,由于高端人才和资金紧缺,重庆机器人企业和研究机构在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方面陷入了“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困境。
  
  为外国企业“打工”
    
  重庆社平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社平科技)负责人邓社平最近很兴奋,因为公司团队成功研发出一种四轴搬运机器人。这种机器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控系统,将在本月内正式下线。
  
  据业内人士介绍,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主要包括电控系统、伺服电机和减速机,与之对应的三大关键核心技术,主要掌握在日本发那科、日本安川、德国KUKA和瑞士ABB等少数国外机器人企业手中。
  
  “由于缺乏关键核心技术,在重庆乃至全国,整个机器人产业还处在做系统集成的阶段。”重庆市机器人专家组牵头人何国田说,在全市涉足机器人的七八十家企业中,95%以上都是做系统集成。
  
  在企业普遍只能做系统集成的情况下,它们的经营行为一直受到国外上游企业限制,生存能力不强。
  
  “上游企业非常强势。”邓社平深有感触,掌握着核心关键技术的上游企业,也掌握着绝对的话语权,比如在价格方面——完全没有商量的余地。
  
  大部分利润都被国外上游企业赚走了,系统集成商仅能赚取10%左右的毛利。“做一套几十万元的机器人系统,公司仅能赚几万元,这还没包括人工成本。”
  

近日,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研发的机器人,“手”握毛笔写下“重庆”二字。
    

  资金、人才瓶颈制约研发
    
  国外机器人企业占据了我国机器人市场约90%的份额。仅发那科、安川、KUKA和ABB四家公司就抢占了约65%的市场份额。而国内几家企业开发的机器人,由于在精度、可靠性和稳定性等方面难以与进口机器人匹敌,还很难被用户信任。
  
  “在重庆,由于机器人产业起步晚、基础差,企业普遍存在技术力量薄弱的问题。”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机器人项目办主任何国田说,目前,只有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重庆大学和西南大学等少数几家研究机构和高校在做机器人技术研发,研发实力更是落后于沿海城市。
  
  社平科技也是如此。1年前,该公司开始致力于机器人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但由于资金匮乏,到目前为止,公司只研发出了四轴搬运机器人和自动化立体仓储系统,其他的项目则无法启动。”邓社平说,仅这两个项目的研发,公司就投入了近2000万元,差不多把公司7年来所赚的钱都用光了。
  
  如何突破核心技术瓶颈?
    
  鉴于当前企业和研究机构在核心技术研发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困境,何国田建议,重庆机器人要快速做大做强,关键在于政府应尽快研究出台一系列政策,激励、扶持企业和科研机构研发机器人关键核心技术。
  
  重庆社科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吴安认为,从未来的发展来看,智能化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一个重要特征。今后,谁在技术上占有优势,谁就将引领这个产业的发展。这就需要政府站在国家利益的高度去思考如何帮助企业和研究机构提升研发实力。
  
  日前,市科委发布了《重庆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明确财政科技资金80%以上投向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重大专项等产业导向类科研项目,建立覆盖研究、产业化等各个环节的科技创业风险投资体系,加大国际知名创新型企业、研发机构和“千人计划”等海外高水平科技人才引进力度等等。
  
  市经信委近日则启动了工业振兴资金制造业装备智能化提升行动专项2014年项目申报。其中明确,对申报企业将按照新增设备采购额的20%给予直接补助,单个项目最大补助额度达200万元。
  
  重庆市科委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处处长肖锋认为,这些扶持政策虽然不是专门针对机器人产业,但机器人产业却可从中大大受益。
  
  肖锋还透露,由重庆科技金融集团与引进的华中数控联合出资成立重庆华数机器人有限公司,将专门开发适合重庆企业需求的机器人系统,以融资租赁的方式提供给企业使用。这种创新的商业模式,有利于逐步解决市场需求方对国产机器人不信任的难题,提升我市机器人研发实力。“这种模式如果成功,将会进行推广。”
   
    投稿箱:
        如果您有机床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邮箱:skjcsc@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