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机床铸造行业约起源于19世纪末期。二战之后,日本机床业与美国(和欧洲)在制造技术上存在相当大的差距。1956年,日本政府通过了“特别措施法案”来促进本国机械工业的发展。该法案通过在资本借贷程序上设定优先权、规范进口许可以及提供税收优惠等政策创造出一个在国际上极具竞争力的机床铸造业。
此外,日本国际贸易和工业部(MITI)还通过对进口机床设定配额和关税来保护国内产业。
基于对美国、日本和德国机床制造业的比较研究,有学者提出,“日本使用产业政策来修正市场缺陷,并支持推行长期战略的企业,最终成功实现发展目标”。国际模协秘书长罗百辉认为,支持性产业政策所创造的适宜的外部环境对日本机床铸造业的崛起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下面具体分析外部相关环境政策变化对日本企业绩效的影响。
外部政策相关性
日本机床制造业的外部环境宽松度与企业绩效正相关。企业对工业机床产品的采购决策是基于对市场环境的预测而作出的。日本政府的规划刺激了多类制造企业的额外资本投入,加大了对机床的需求。政府影响需求的干预通常对减少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有积极作用。
日本机床制造业的产业集中度与企业绩效正相关。20世纪60年代,日本机床制造业由许多小型的家庭自营企业组成,因此很难避免研发上的重复建设或难以实现节约的稀缺资源。为扭转这一局面,日本国际贸易和工业部鼓励通过并购以及产品标准化来整合规范该行业。国际贸易和工业部采取了一项简单的规则:鼓励企业放弃那些销售量20%以下或者国内市场份额低于5%的生产线。与美国和德国的机床制造业相比,日本机床制造业的特点是以少数企业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
日本机床制造工业中的技术变革与企业绩效负相关。向数控机床发展是机床制造业一次主要的技术变革。技术变革也引发了企业转移大量资源以适应变革。1987年,日本全行业平均研发支出占净销售额的2.5%,而机床制造业的研发支出占比为3.1%。技术变革引起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因为技术先进的企业试图取代技术落后的企业,从而使得企业间的竞争加剧。
“自愿限制”措施与企业绩效负相关。随着日本机床制造商对技术变革的适应,他们开始寻求将出口作为其总体战略的一部分。由于受到美国贸易制裁的威胁,日本机床制造商从1986年开始自愿同意限制对美国的出口额,以避免贸易摩擦和高额关税。企业被迫考虑在美国进行资本投资以及开发其他的外国市场,从而加大了商业管理的复杂性,也导致了企业在开拓市场和推广活动中投入更多的资源。
进口渗透造成日本和国外机床企业相互依赖与企业绩效负相关。早在19世纪70年代前,日本国际贸易和工业部就是通过设定贸易关税和进口限额来保护日本机床制造业免受外国进口产品的影响。过去,这些手段可能对限制日本进口有所帮助。尽管如此,来自重要贸易伙伴的压力日益增长,例如美国和德国。外国进口产品在国内市场上的进一步渗透意味着,国内企业与来自其他机床出口国企业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加大,这会使本土企业的利润降低。
企业战略相关性
成本效率战略与企业绩效正相关。由于日本机床制造商向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电子技术转变,他们极度追求效率的提升和数控机床(如车床和加工中心)的规模经济效益。为实现技术兼容,日本国际贸易和工业部鼓励发那科公司(FANUC)成为占领计算机控制单元生产和供应市场的唯一企业。日本机床制造商协会也鼓励企业开发适应在大多数各种小型制造企业中使用的简单、模块化的产品设计。这些努力使得在模型设计中有10%~40%的零件得以重复使用,并使每台机床零件的平均数量减少了30%。类似这些措施极大地提高了运营效率,并通过提高总利润增长影响企业的利润率。
基于资本密集度和资本支出增长的资产节约战略与企业盈利能力(成长)正(负)相关。不断增加资本密集度意味着缺少资产节约战略会导致企业财务指标变差。工业资本品属于资本密集型产品,它们与非资本密集型产品相比,在资本的使用上,往往效率较低。有学者通过实证研究证明资本密集度变量在消费品和工业品上都与投资收益负相关。高产量使得日本企业简化了产品设计,也使日本机床制造商实际上是在制造业自动化上投资,这又可能改善财务指标。由于支持或反对的论点似乎都是合理的,因此提出虚无假设进行实证分析。
基于广告密集度的差异化战略与企业绩效负相关。机床产品一般通过三种渠道出售:直接销售、区域经销和贸易企业。直接销售大多被用于出售高质量和高性能的机床上,柔性制造中心(FMC)和数控机床的用户(消费者)倾向于与机床制造商直接交易。区域经销的工作是出售简单、低成本的机床给日本的小型制造企业。日本贸易企业(综合商社)常常被机床制造商用来应对日本境外的市场。在此,广告所充当的角色被限制为对潜在客户发放产品技术手册。考虑到购买工业资本货物的方式、日本制造企业的购买习惯以及之前的研究结果,作出负相关的假设。
基于出口和市场份额的规模、范围战略与企业绩效正相关。在某一行业的出口销售额和市场份额被用来衡量竞争战略中规模/范围的水平。在资本品市场上竞争的企业,与在消费品行业中的企业相比,往往显示了高于平均值的出口水平。在日本国际贸易与投资部的指导下,日本企业推动了简单数控系统和数控机床的应用。而这一策略使得日本机床制造业成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商,特别是在极具高附加值的产品上,例如数控机床。
对外部环境主要应用四个指标进行检验:宽松度、相互依赖度、技术变革和产业集中度。此外,用虚拟变量对“自愿限制”协议作控制变量。
利用企业战略维度考察四个指标:效率、资产节约、差异化和规模/范围。利用回归模型检验外部环境和企业战略对企业盈利能力和企业成长能力的影响。
结论显示,企业战略和外部环境对企业盈利能力及企业成长均有显著作用。具体而言,战略和环境变量均与企业盈利能力显著相关,但仅环境变量与企业成长有相关性。此外,与对美国企业的研究相反,资本支出和技术变革与盈利能力没有负相关性,技术变革对企业成长有积极影响。由此可见,日本国际贸易和工业部所采取的措施以及他们对数控技术的坚持,使日本机床制造企业获得了成功。
拥有宽松的外部环境是日本企业快速成长的最重要原因。日本机床制造企业的优势之一体现为,在广泛的制造业中,许多国内金属加工企业没有关闭他们的国内工厂。从这个意义上看,工业产品或服务的国内需求的本质对国家的竞争优势有关键性作用。
目前,日本企业开始转向更高精度、应用更高级计算机的控制技术,建立高度集成的加工系统。这意味着,当前的日本企业正进入新的市场阶段,通过强调制造和营销整套系统及更加定制化的机器为机床技术的进一步变革做准备,并通过发展精密加工能力来挑战欧洲在这些市场上的优势地位。日本制造商可能正在准备“下一阶段的全球竞争,其中的竞争优势将基于技术,而不是制造优势”。向更先进的机床系统推进也对美国和德国的机床制造企业有着明显的潜在影响。
网友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