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机床工具企业提供深度市场分析                     

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  |   申请VIP  |  

English  |   German  |   Japanese  |   添加收藏  |  
特种加工机床

车床 铣床 钻床 数控系统 加工中心 锻压机床 刨插拉床 螺纹加工机床 齿轮加工机床
磨床 镗床 刀具 功能部件 配件附件 检验测量 机床电器 特种加工 机器人

特种加工机床

电工电力 工程机械 航空航天 汽车 模具
仪器仪表 通用机械 轨道交通 船舶

搜索
热门关键字:

数控机床

 | 数控车床 | 数控系统 | 滚齿机 | 数控铣床 | 铣刀 | 主轴 | 立式加工中心 | 机器人
您现在的位置:特种加工机床网> 企业动态>固本强基 守正创新 : 探寻苏州电加工高质量发展的通关“密码”
固本强基 守正创新 : 探寻苏州电加工高质量发展的通关“密码”
2022-9-20  来源:机床协会  作者:-
                                                               

     日前,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特种加工机床分会秘书处人员与苏州电加工机床研究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州电加工)董事长吴强展开了一场对话交流。这里正在进行一系列大刀阔斧的调整、改革。

     2022年8月下旬,苏州电加工召开了2022年度年中工作会。这是公司在今年实施“全员竞聘”岗位聘任制度改革后,各新履职中层干部参加的首个重要工作会议。一批“80后”、“90后”年轻人走上中层管理岗位,成为苏州电加工优化机制、增强活力的注脚。为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要求,围绕“十四五”规划和高质量发展目标,苏州电加工正着力从“稳、精、效、合”等关键词入手,对组织架构、人员结构、技术更新、业务模式等方面进行优化调整,探寻高质量发展的通关“密码”。
   
  
  
  
     秉持本色,强化使命

     梳理苏州电加工的发展脉络,可以看到:从1958年秋公司前身苏州市重工业局科学研究室成立,到1960年确定以电加工技术为重点研究方向并更名苏州市电加工研究所,再到1978年回归机械工业部管理成为部属科研事业单位、1999年顺应国企改革要求转制为“国字号”央企下属企业,后又于2008年实施现代公司制改革、2016年重组并入国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成为智能制造版块的一部分,苏州电加工的国企底色十分鲜明。一直以来,苏州电加工在深度服务国家所需、推动行业进步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立足解决导电材料零件因材料特殊、形面复杂、结构微细等传统加工方法无法解决的制造难题,苏州电加工从电火花加工工艺起步,通过持续钻研特种加工技术、丰富特种加工机床产品,取得过一系列主导或引导行业的工艺创新成果,先后成功研发、制造了近50个项目和产品:数控单向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床、五轴数控精密电火花成形机床、电解去毛刺加工机床、异形孔纺丝板电火花加工工艺及设备、电火花小孔加工工艺及设备、航空发动机叶片气膜孔电火花加工专用机床、电火花微孔加工机床、数控电火花轮胎模加工机床、电弧取折断工具专用设备、数控电火花蜂窝磨床、电火花强化技术及应用、高效放电铣削技术及装备、超声加工装置、硬质合金轧辊磨成套技术及装备、电火花环件切割专用设备、五轴数控木工刀具刃口电火花磨专用机床,等等,率先开启国内电加工技术应用于航空航天等关键领域的进程,以当时唯一体系外单位的身份成为国防科工难加工材料加工技术研究应用中心理事单位,为航天航空、国防装备制造和国民经济领域的发展提供了专业而有力的支持。

     作为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特种加工机床分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特种加工分会、中国模具工业协会装备委员会、全国特种加工机床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机械工业特种加工机床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等行业组织的归口和挂靠单位,以及《电加工与模具》编辑部所在单位,苏州电加工在项目建议和申报、标准制修订、产品检测检验、行业发展规划、学术交流等多个方面,积极发挥了产学研用的桥梁纽带作用,系统性地服务行业发展。

     兼具“国家队”成员和行业“老法师”的双重身份,苏州电加工将以国企改革设计为蓝本、以六十余年积累为基础,践行“引领特种加工行业前进方向,创新特种加工行业发展道路”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要求。吴强董事长由此强调:“‘国家队’成员肩负的政治责任是苏州电加工的发展动力,公司继承的是科研院所的严谨、科学、实干的精神作风,同时顺应新时期发展要求进行创新、突破、提升。”

     活跃机制,统筹发展

     今夏,苏州电加工进一步落实并构建“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工资能升能降”的灵活选人用人机制,实施新一轮的“定编定岗”,启动了中层管理岗位的大规模社会招聘和“全员竞聘”,对中层管理者进行年龄、学历和职称的结构优化。更深层次的,公司还将从薪酬制度、人才评价制度、发展路径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入规划和调整,突出“价值创造者”和“价值贡献者”,引导员工提高积极性、增强主动性,提升创造性,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

     在此之前,苏州电加工已成功获批江苏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顺利引才实施科技攻关项目,并于今年获批博士后科技基金支持,为企业创新科研机制和人才培养机制以及深入开展基础性、前瞻性研究打下基础。

     吴强表示:“体制决定苏州电加工的发展关键归结于两个方面:一是人才,二是能激发人才活力的机制。”他进一步指出,“行业共性问题之一,就是优秀人才引进难的现状与用户智能化需求、跨学科协同技术支撑人才需求双增长之间的矛盾。人才是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也是企业突破和迭代发展的根基,对此必须着重解决。”

     这只是苏州电加工大刀阔斧优化调整的局部。从宏观上看,苏州电加工面对的是全球政治经济格局重塑、制造业转型升级进入关键期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的时代大背景,以及疫情导致经济预期减弱和市场信心不足带来的消极影响。从微观上看,企业要应对的是现代企业管理、自主技术话语权、人才要素聚集和市场价值创造等多个方面的更高要求和更大挑战。

     根据年中工作会议,苏州电加工将统筹优化,系统应对突出问题,全面筑牢发展基础,重点在于:以“稳”为基调,克服疫情对经济增长预期的消极影响,保持发展定力;以“精”为目标,聚焦核心技术、深耕专业所长;以“效”为要求,推进提质增效,加强“严、勇、实、廉”的作风建设;以“合”的文化,汇聚提升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和经营能力的巨大潜能,从整体上促进公司“工作再升级、改革再深化、业绩再突破”的目标。

     固本强基,创新突破

     近年来,公司针对微精加工脉冲电源、专用数控系统和电控技术、电火花加工工艺技术及高端电火花加工装备等关键技术瓶颈进行了攻关,继续擦亮“有加工难题找苏州电加工”的招牌。近期,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基金支持下,由苏州电加工参与完成的“精密、高效、数控电火花加工技术与应用”项目经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鉴定委员会审查认为,其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尤其是新一代飞机钛合金格栅网板数控电火花专用机床、可二次开发的电加工数控系统属国内首创;由苏州电加工牵头承担的“航空航天关键部件先进电火花加工制造技术与装备”荣获了2020年度国机集团科学技术一等奖、2021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和国机集团优秀专利二等奖。
  
     服务国家需求、围绕客户所需,苏州电加工将继续专注和发挥专业所长,充分利用科研平台优势,深度开展产学研用合作,从两个重点方向进行突破和延伸。“一方面,将继续推进产品由单机智能化向智能单元、智能产线延伸;另一方面,将基于数十年的工艺积累深化客户服务,由设备供应商向优质的全周期服务提供商方向延伸。”吴强表示,“必须牢牢把握用户领域的关键需求,系统性地推进科研、生产、服务的提升,进一步掌握自主技术话语权,增强市场价值创造力和核心竞争力。”眼下,苏州电加工也正在继续深化创新模式和业务模式,通过创新链、产业链和服务链的融合,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吴强相信,风高浪急,稳扎稳打,自有苍穹。直面多重复杂发展环境带来的压力,苏州电加工固本强基、迎难而上,深挖国家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带来的机遇,继续强化使命担当,秉持积极、开放、包容的合作态度,与上下同行、与行业共赢。

 

   (来源:协会特种加工机床分会 责编:张芳丽)

    投稿箱:
        如果您有机床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邮箱:skjcsc@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