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机床工具企业提供深度市场分析                     

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  |   申请VIP  |  

English  |   German  |   Japanese  |   添加收藏  |  
特种加工机床

车床 铣床 钻床 数控系统 加工中心 锻压机床 刨插拉床 螺纹加工机床 齿轮加工机床
磨床 镗床 刀具 功能部件 配件附件 检验测量 机床电器 特种加工 机器人

特种加工机床

电工电力 工程机械 航空航天 汽车 模具
仪器仪表 通用机械 轨道交通 船舶

搜索
热门关键字:

数控机床

 | 数控车床 | 数控系统 | 滚齿机 | 数控铣床 | 铣刀 | 主轴 | 立式加工中心 | 机器人
您现在的位置:特种加工机床网> 企业动态>高密有个装备制造“世界冠军”
高密有个装备制造“世界冠军”
2015-7-13  来源: 中国工业新闻网   作者:-


  近期,中国股市备受关注,其中的“豪迈科技”稳中有涨,更加难得的是别人跌,“豪迈”还涨,总市值已200多亿元。53岁的张恭运,对此表示淡定。
 
  身为豪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豪迈集团)董事长,张恭运一身蓝色工装,穿梭在厂房车间,你很难将他与普通工人区分开。

  豪迈集团总部位于山东高密市。2800多个县(市区)中,高密这些年在中国乃至世界都名声大震,原因之一,是这些年高密没少出“世界冠军”。
 
  谈文化,高密有莫言,2012年10月获诺贝尔文学奖,名扬天下。谈工业,高密有不少“隐形冠军”———孚日集团,全球最大的毛巾生产企业;豪迈集团,在轮胎模具领域,市场占有率、产品美誉度双料“世界第一”。
 
  在装备制造领域,世界上隐形冠军不少,总部在中国的则不多。豪迈凭啥可以?凭啥让高密人感到“豪迈”?
 
  张恭运说,那就要从20年前的一个抉择说起了。
 
  “冠军企业”的三次抉择
 
  关键时候作出抉择,是所有人无法回避、又最艰难的事。
 
  张恭运的第一个抉择,在1995年。那一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在日内瓦成立;那一年,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召开,通过了事关“‘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世界和国家,都在谋划未来。
 
  33岁,年纪轻轻,已是高密锻压机床厂副总经理的他,也在谋划人生。他作出了只有一个人不反对的决定:下海。那个支持他的人,是妻子。和3名伙伴凑了4万元,在高密市呼家庄镇一家破产乡镇企业的机修车间,甩开膀子创业。
  
  6亩地,500平方米厂房,十几台老机床,32名员工,总资产108万元,负债率96%,干啥呢,没头绪。第一年亏了30多万元。后来,摩托车配件、洗衣机配件、榨油机、鞋底模具,啥都干过,“得先活着”。
 
  第二次抉择,发生在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的那个7月,凭一个构思,公司签下第一台轮胎模具专用电火花机床的合同,还有10万元订金。那时,中国很多轮胎模具制造都是手工操作,全凭熟练工一双手,非常麻烦又不精准,而数控机床则不然,能自动化操作。5个月后,我国第一台数控的轮胎模具专用电火花机床在豪迈研发成功,并很快占领市场。
 
  谁解决了时代难题,时代就给他福利。很快,豪迈开始生产轮胎模具专用数控刻字机、数控车床、铣花机、喷砂机等一系列专用装备,既赚了钱,也改善了国内轮胎模具行业的装备现状。
 
  产业越做越大,然而2003年,张恭运带着公司做了一个新的抉择:很赚钱的专用设备不卖了,转行做模具。这是他的第三次抉择,而且是主动的。
 
  一敢“革命”  二要创新
 
  张恭运分析,机床等专用设备,常年用不坏,卖完一家市场就少一家,而轮胎模具是耗材,市场空间很大。
 
  转型总是难的,没技术,没产品,光有厂房和一颗诚心,别人很难信你。直到上海双钱轮胎厂给了一个意向单子。
 
  当时,双钱生产的轮胎出了一点问题,而它的模具供应商称,模具没问题,是硫化机的问题。豪迈对双钱说,给我一个机会,模具我先做,不好不要钱。第一副模具出来了,生产的轮胎,出奇完美。自此,一炮打响。
 
  同在2003年,淘宝网诞生,“神舟”五号升空。豪迈和很多公司甚至整个国家一样,都开始了崭新事业。对豪迈来说,更难的是,自己革命,以前赚钱的事不做了,转而投入一个新领域。
 
  张恭运说,刚开始确实缺技术缺人才,但豪迈不缺眼光,不缺勇气,不缺学习能力。1997年时,公司没有制图员,就让初中毕业的王钦峰来摸索,一路下来,他的创新成果解决了很多技术难题,而今,他是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模。
 
  在会议室的白板上,张恭运左边写个“改善”,右边写个“创新”,然后中间画个等号。他说,创新并不难,改善就是创新,只要进步一点点,就值得鼓励。
 
  在豪迈,无论在成本、效率、质量、劳动强度、安全乃至管理等方面,只要有改善,就是创新。不分学历和工种,只要有创意就行,一旦有成果就会得到褒奖。公司有40%的低学历或非专业人才与科班出身的人并肩工作。
 
  笔者看到,公司车间里,设有创新改善专栏。公司每年有上百万元专项资金,奖励创新。每月,《豪迈快报》上也会公布技术革新、合理化建议奖金获得者。
 
  高密版的“中国合伙人”
 
  现在,豪迈每年由员工完成的各类创新项目和建议上千项,全员创新成为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优秀员工也脱颖而出。
 
  集腋成裘,小创新有大成就。目前,豪迈集团先后拥有150多项国家专利,有30多项新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人才队伍非常庞大。
 
  张恭运比较自豪的是,公司现在1万多人,优秀人才不仅培养得出,也留得住。
 
  2000年,公司完成原始积累。那年开始,豪迈作出一个对普通员工很有吸引力的决定:公司每年吸收约5%左右的优秀骨干员工,成为公司的股东。新股东可用1万元购买公司1.5万元的净资产,无形资产不算钱。
 
  新加入股东的股份,是从原始大股东中让出。这样,更多优秀员工由“打工者”变成了企业的所有者,参入公司的决策,既分享公司的最终经营成果又承担公司可能的经营风险,其归属感和成就感与日俱增。
 
  20年来,豪迈以年均50%以上的增速发展,2014年产值30亿元,净利润7.2亿元;在轮胎模具行业,占领世界15%的市场,GE、西门子、东芝、阿尔斯通、卡特彼勒等多家世界500强企业是豪迈的深度合作伙伴;豪迈参股的气门芯公司也是世界第一;涉足燃气轮机部件、油气装备、高效节能型换热器后,又迅速成长为行业排头兵……
 
  高速成长,原因何在?张恭运认为,宝塔形的股权结构和长效的股权激励机制,是豪迈的“秘密武器”之一。留住人才,就拥有未来。 

 

    投稿箱:
        如果您有机床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邮箱:skjcsc@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