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机床工具企业提供深度市场分析                     

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  |   申请VIP  |  

English  |   German  |   Japanese  |   添加收藏  |  
广州数控
数控系统

车床 铣床 钻床 数控系统 加工中心 锻压机床 刨插拉床 螺纹加工机床 齿轮加工机床
磨床 镗床 刀具 功能部件 配件附件 检验测量 机床电器 特种加工 机器人

数控系统

电工电力 工程机械 航空航天 汽车 模具
仪器仪表 通用机械 轨道交通 船舶

搜索
热门关键字:

数控机床

 | 数控车床 | 数控系统 | 滚齿机 | 数控铣床 | 铣刀 | 主轴 | 立式加工中心 | 机器人
您现在的位置:数控系统网> 加工与维修> 基于三菱 PLC 的双面铣床控制系统程序设计
基于三菱 PLC 的双面铣床控制系统程序设计
2017-5-4  来源:江苏商贸职业学院  作者:王亚东

      摘要:采用三菱 PLC 对双面铣床进行技术改造,针对双面铣床的控制要求,给出两种程序设计方案,并简单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PLC 的应用不但大大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降低了设计运行的故障率,同时给设计维护带来极大的便利,对同类设备的技术改造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PLC;铣床;工作方式;IST

      PLC 的全称是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可编程控制器),刚引入国内时,曾简称为 PC。后来,IBM-PC 获得广泛应用,PC 成了个人电脑的代名词,才改为 PLC。PLC 是一种智能产品,是在电器控制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并逐渐发展成为以微处理器为核心,把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融为一体的新型工业控制装置。目的是用来取代继电器、执行逻辑、记时、计数等顺序控制功能,建立柔性的程控系统。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于 1987年颁布了可编程控制器标准草案第三稿,明确强调了 PLC 直接应用于工业环境,具有通用性强、使用方便、适应面广、可靠性高、搞干扰能力强,编程简单等特点。在工业领域中,PLC 控制技术的应用已成为世界潮流。

    在传统的机床控制系统中,都是采用继电器——接触器等元器件组成的硬件逻辑控制电路,在 PLC 出现之前,一直占主导地位,应用广泛。但是电气控制系统存在体积大、可靠性低、查找和排除故障困难等缺点,特别是其接线复杂,工艺难度高,不易更改,对生产工艺变化的适应性也差,所以用 PLC 控制取代传统机床电气控制系统是机床控制发展的主要趋势。它可以完美的解决传统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可靠性、柔性、开发周期、故障自诊断等问题。

    铣床作为机械加工的通用设备,在汽车等配件生产加工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双面铣床由于两面可同时加工,加工效率高,应用更为广泛,本文主要进行双面铣床的 PLC 控制程序设计。

      1.双面铣床控制系统控制要求。

    工作台来回往返运动由液压驱动,工作台速度和方向由限位开关SQ1—SQ3 控制。工作台与主轴循环工作过程为:工作台启动——向右快进(左动力头)——减速工进,同时主轴启动,加工结束——停止工进,主轴延时 10S 停转——工作台向左快退回原位——进入下一循环工作状态。右动力头的运行方向与左动力头相反。

    控制要求:PLC 设计时,工作方式设为自动循环、点动、单周循环和步进 4 种;主轴只在自动循环和单周循环时启动;要有必要的电气保护和联锁装置;自动循环时按下图的顺序动作。


图 1 双面铣床动力头的动作顺序

      2.PLC 设计设计

      2.1 采用 IST 指令实现程序设计

    根据控制系统要求,该程序主要需包括四种工作方式,分别为自动循环、点动、单周循环和步进,最为简便的编程方法是使用功能指令的初始化指令 IST(FNC60)。


      梯形图源操作数 S 表明的是首地址,它有共 8 个位连号软元件元件组成,由开关量输入继电器 X20~X27 组成,其功能分别是:

    X20:手动工作方式的输入控制信号;X21:返回原点工作方式的输入控制信号;X22:单步工作方式的输入信号;X23:单周期工作方式的输入控制信号;X24:全自动工作方式的输入控制信号;X25:返回原点的启动信号;X26:进入自动工作方式的启动信号;X27:停止。在开关量输入 X20~X24 中,不允许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输入端同时闭合,因此,必须选用满足该条件的转换开关,且该开关至少有五挡位置,当开关扳到某挡位置时,只有该位置的触点闭合,其他各位置的触点断开。在梯形图中,目的操作数 D1 和 D2 只能选用状态器 S,其范围是 S20~S899,其中 D1 表示自动工作方式所使用的最低位状态器,D2 表示自动工作方式时所使用的最高位状态器。S0~S9 是实际发始状态器地址编号。S0 是各操作的初始状态,S1 是原点回归的初始状态。

    同时, 与IST指令有关的特殊辅助继电器有 8 个。 它 们 是M8040~M8047,其中 M8040:转移禁止;M8040:转移开始;M8042:起动脉冲;M8043:返回原点完成,当 M8043 为 1 时,允许进入自动工作方式,当 M8043 为 0 时,表示返回原点未完成,不允许进入自动工作方式;M8047:STL 监控有效。

    因此,如果采用 IST 指令设计该双面铣床控制程序时,可将程序设计成四部分,第一部分 IST 指令;第二部分为手动程序,设计在状态点 S0 下;第三部分为返回原点程序,设计在状态点 S1 下,且在该部分程序最后,到达原点时对 M8043 置 1,表示返回原点完成;第四部分为自动和单周程序,设计在状态点 S2 下。若 X20 为 ON 时,状态器 S0 为 1,表示工作在手动工作状态;若 X21 为 ON 时,状态 S1为 1,处于返回工作原点状态,当返回工作原点完成时,M8043 置 1,,此时如果 X22 为 ON,则工作于单步工作状态即步进状态,每按一次启动按钮,就进行一次状态转移,如果输入端 X23 为 ON,则处于单周期工作状态,每按一次启动按钮,扫行完一个周期后,停止在起始状态 S2;如果输入端 X24 为 1 时,则处于自动工作方式,循环执行用户程序。由此可见,该程序完全满足该双面铣床控制系统的四种工作方式。但是我们同时也可以发现,一旦采用 IST 指令,其输入端一次性占用 X20~X27 共 8 个输入点,对于三菱 FX2N-32MR 的 PLC 来说,有可能输入点是不够用的,并且它必须采用至少有五档的转换开关,那我们可不可以不采用 IST 指令同样也可以实现控制要求呢?

      2.2 采用基本指令实现程序设计

      2.2.1 程序的总体结构


图 3 双面铣床控制系统 PLC 梯形图总体结构

      图 3 为双面铣床的 PLC 梯形图程序的总体结构,将程序分为公用程序、手动程序和自动程序三个部分,其中自动程序包括单步、单周期、自动循环和自动回原点四部分。这是因为它们的工作都是按照同样的顺序进行,所以将它们合在一起编程更加简单。回原点程序放在自动程序的初始状态点 S0 中,因为自动循环等工作方式起点就要求动工作台处于原点位置,梯形图中使用跳转指令使得自动程序和手动程序不会同时执行。

      2.2.2 各部分程序的设计

  (1)公用程序。公用程序如图 4 所示,用于自动程序和手动程序相互切换的处理。当选择自动 X7、单周 X10、步进 X11 这三种工作方式时,程序跳转至 P0 执行自动程序,反之若选择的是手动
X12,则执行手动程序。当执行手动程序时,首先将状态点 S0~S13复位,同时将输出 Y0~Y4 复位,再进行手动工作方式,必免同时有两个活动步的异常情况,同时为避免手动工作时的越程故障,可在左动力头和右动力头输出上分别加上 SQ3 和 SQ1 的常闭触点,进行位置限制。


图4 公用程序

      自动程序初始状态点 S0 的激活,由自动 X7、单周 X10、步进X11 三个输入的并联进行触发,并采用边沿触发,如果采用普通触发,当以上三个输入开关闭合时,会出现初始状态点 S0 一直处于激活状态,当自动程序开始执行时,会同时出现两个活动步的异常情况,而采用上升沿触发,只有当开关合上一瞬间,初始状态点 S0 才会被激活,当下一个状态点满足条件激活时,S0 状态点关闭。

    步进工作状态依靠特殊辅助继电器 M8040 来实现,由启动按钮X0 的常闭触点和步进工作状态选择开关 S11 的常开状态驱动特殊辅助继电器 M8040。当步进选择开关 S11 闭合,没有按下启动按钮X0 时,M8040 为 1,禁止状态转移,按下启动按钮 X0 时,常闭触点断开,M8040 为 0,允许状态转移,即跳转至下一个状态点,执行下一步动作,由此,每按一次,自动程序执行一步,即实现了步进控制。

   (2)自动程序。自动程序功能图如图 5 所示,其中包含单周、自动循环以及自动回原点程序。其中单同和自动循环通过状态点 S13下的跳转实现,当选择单周或步进时,程序跳转至状态点 S0,当选择自动或步进时,程序跳转至状态点 S10。自动回原点程序设计在初始状态点 S0 下。当返回原点后,即到达行程开关 SQ1 位置,给出原点信号 Y5,作为下一个状态 S10 激活的条件之一。同时需注意的是,因为步进工作方式与自动程序是合在一起编程的,当程序工作在单周或自动时,满足下一个状态点激活条件时,则跳转至下一个状态点执行,而工作在步进工作状态时,尽管满足了下一个状态点激活条件,但没有按下启动按钮,程序不会执行下一个状态点的动作,即当前状态点一直处于激活状态,当前状态点也一直有输出,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在每个状态点的输出元件上,加上条件限制,当满足跳转条件时,尽管没有跳转,当前状态点也无输出。如在状态点 S10 的输出元件前串上 SQ2 的常闭触点。


图5 自动程序的功能表图

     (3)程序调试。程序调试时,可各部分程序分别调试,然后再进行全部程序的调试,也可直接进行全部程序的调试。

      3.总结

    本文介绍的在双面铣床控制系统中应用 PLC 替代继电器—接触器电气控制线路的技术改造,经过实际运行,系统运行稳定可靠,能很好的保证其加工精度和定位精度,两个编程方法各有优缺点,采用IST 指令,编程方法简单,程序结构清晰,但在工作方式的选择开关上一定要采用五档转换开关来实现,采用普通指令,编程较为复杂但开关无特殊要求。总之,PLC 的应用不但大大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降低了设计运行的故障率,同时给设计维护带来极大的便利,对同类设备的技术改造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投稿箱:
        如果您有机床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邮箱:skjcsc@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