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发展按下“加速键”,千亿级蓝海有望爆发
2022-7-8 来源:- 作者:-
近日,马斯克在卡塔尔经济论坛上表示,在今年9月30日特斯拉的下一个人工智能日到来之前,特斯拉将推出人形机器人的原型,代号“擎天柱”。
同时马斯克还暗示,9月30日的“特斯拉AI日”将是“史诗级别”。
纵观之前的特斯拉电动汽车、星链卫星都是他的手笔,本次释放出入局机器人的消息,又将会给产业链带来怎样的预期呢?
接下来,本文将给大家详细说一说工业机器人这个投资赛道。
工业机器人是一种自动化的机器,所不同的是这种机器具备一些与人或生物相似的智能能力,如感知能力、规划能力、动作能力和协同能力,是一种具有高度灵活性的自动化机器。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其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
近日,全球知名咨询公司ResearchAndMarkets发布了关于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的最新报告,报告指出,2021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总价值约为339亿美元,到2026年可能达到610.9亿美元,也就是说,未来5年全球机器人市场或将存在翻倍的市场空间。国内来看,我国陆续出台了《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等工业机器人相关政策,大力推进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发展。
在该背景下,中国工业机器人应用领域持续拓宽,终端客户不断下沉,市场规模实现快速增长。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8部门联合发布《智能制造规划》中提出,到2025年,要实现制造业机器人密度翻番的发展目标。
需要注意的是,2016年,中国工业机器人本体的市场规模才600.3亿元,到了2020年其市场规模就达到1280.2亿元,4年翻了一倍多,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0.84%。但机器人的发展远不至于此。
随着上游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持续提升以及中国工业机器人成本与售价将逐年下降,未来中国工业机器人的需求或将再次爆发。
据头豹研究院预测,到2025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本体+系统集成)将达3361.7亿元,相比2020年或将再次迎来近乎翻倍的市场空间。

(图片来源:Choice)
既然未来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空间这么大,哪些环节具备产业链机会呢?
从产业链来看,工业机器人上游的核心零部件,这也是工业机器人的核心壁垒所在,该三大核心零部件(减速器、伺服系统、控制器)的成本占工业机器人总体成本的70%。
中游为工业机器人的本体制造,目前这个环节占到机器人总成本的15%,包括多关节、SCARA和直角坐标。
下游是为实现工业机器人本体在相关领域的应用而进行系统集成,包括汽车、3C等领域,从价值量的角度来看,系统集成占到机器人总成本的比例为15%。
因此,从工业机器人产业价值链的分布来看,具备较大投资价值的领域,主要是上游的零部件企业。
那么,问题来了,在工业机器人这个领域,我国到底哪些企业技术领先,有望核心受益?
投稿箱:
如果您有机床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邮箱:skjcsc@vip.sina.com
如果您有机床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邮箱:skjcsc@vip.sina.com
更多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