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机床工具企业提供深度市场分析                     

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  |   申请VIP  |  

English  |   German  |   Japanese  |   添加收藏  |  
沈阳机床

车床 铣床 钻床 数控系统 加工中心 锻压机床 刨插拉床 螺纹加工机床 齿轮加工机床
磨床 镗床 刀具 功能部件 配件附件 检验测量 机床电器 特种加工 机器人

机器人

电工电力 工程机械 航空航天 汽车 模具
仪器仪表 通用机械 轨道交通 船舶

搜索
热门关键字:

数控机床

 | 数控车床 | 数控系统 | 滚齿机 | 数控铣床 | 铣刀 | 主轴 | 立式加工中心 | 机器人
您现在的位置:机器人> 企业动态>工业机器人增长177%,济宁勇摘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
工业机器人增长177%,济宁勇摘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
2022-4-2  来源:-  作者:-

 
  在山东城市版图上,济宁的荣光或许更多在于孔孟之乡,但在探索文旅融合新动能外,资源大市更期待加快转型步伐,亦渴望用硬实力说话。在我省新旧动能转换进程中,济宁心无旁骛地致力于制造强市建设。机器人产业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济宁希冀用这颗“明珠”,加速制造强市建设进程。去年济宁市工业机器人增长177%。多年来,一批机器人本体、零部件和系统集成等产业链企业在济宁快速崛起,基本形成“机器人本体制造+系统集成研发+行业应用”的机器人产业链条现状。

  起步不算早
 
  却异军突起
 
  当前,我国机器人产业正向中高端迈进。“十三五”期间,我国机器人产业年均复合增长率约15%,工业机器人应用领域已经覆盖52个行业大类,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
 
  据企查查数据,最近5年,机器人相关企业数量大幅增加,2015年机器人相关企业13632家,2016年突破2万家,2019年增至43352家。截至目前,全国在业和存续机器人相关企业21.26万家。从地域上看,机器人企业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苏、浙江、山东、上海五大地区。其中广东占据全国机器人企业的四分之一,堪称中国机器人企业“重镇”。
 
  济宁是传统资源大市。2018年,我省将高端装备制造业列入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这给济宁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型增添新路径,更构成济宁借力新旧动能转换实现华丽转身的“底色”。多年来,济宁以提高机器人高端产品供给能力为发展方向,鼓励企业向产业链高端延伸,引导电机、精密传动、机械加工等部分企业向机器人关键零部件产业转型。全市现有机器人产业有关企业31家,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19.3亿元。新赛道上再发力,济宁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要坚定不移“大抓产业、大抓先进制造业”,大力推进链条式增长、集群化壮大、方阵型崛起,打造国家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中心城市。这一要求明确了济宁制造业创新发展的方向,蕴含着重大的发展机遇。
 
  济宁起步不算早,不代表没优势。如何实现制造业的弯道超车?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实现智能化和服务化,进军机器人领域无疑是个关键性选择。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全市工业机器人市场蓬勃发展,涉及机器人整机、机器人零部件、机器人系统集成等各个环节,形成覆盖一产、二产、三产,涵盖本体研发制造、系统集成应用、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多个领域的机器人产业发展格局。
 
  从产业分布来看,济宁基本形成以邹城机器人产业园、济宁高新区高端智能机器人生产基地两大机器人产业园区。其中邹城机器人产业园依托珞石科技、达野智能装备、凌众大通、跬步等机器人本体制造、系统集成企业,产业已初具规模;济宁高新区海富电子、顶峰航空等企业,可发展服务型机器人、消防应急机器人、行业无人机等。此外,梁山水泊焊割、汶上华力机电等龙头企业,重点发展工业机器人主体制造、控制系统以及工业机器人焊接、切割等行业应用集成。
 
  据济宁市统计局公开资料显示:2021年,全市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增长19.9%、高于规模以上工业6.8个百分点,其中高端装备增长29%。工业新产品快速增长,工业机器人增长177%,新动能持续释放。

  搬运焊接领域
 
  不乏行业翘楚
 
  前瞻产业研究院《2016-2021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产销需求预测与转型升级分析报告》指出,工业机器人常见的五大应用领域中,搬运依然是机器人的第一大应用领域,占机器人整体应用比例达到38%,其次才是焊接机器人(29%)和装配机器人(10%)。在搬运机器人、焊接机器人领域,济宁不乏行业翘楚。
 
  地处汶上县的山东华力机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力机电)是2019年山东瞪羚企业,也是搬运机器人领域的明星企业,依托我省发达的制造业和以重工业为主的市场优势,以AGV本地边缘计算和服务器云端结合的方式,利用5G网络逐步完善的契机,以重载AGV为产品基础,解决商业机器人在工业环境下的使用限制。华力机电旗下的山东西曼克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曼克)专注于工业机器人制造,其产品覆盖0.5~33吨重载AGV,广泛应用于物流仓储、汽车制造等行业。西曼克总经理郭东进介绍,凭借激光防撞、磁电光、超脉冲等多种引导核心技术装置,先后研发生产背负式、顶升式、全向式等智能搬运机器人。公司注重软硬兼施,在控制系统软件方面也实现突破。四向穿梭车控制系统软件,激光导航机器人路径规则自主导航实现定位精度2厘米以内;15吨AGV导航定位,重载全向关键技术软件开发、物流竞价系统、生产管理系统均已上线。从2021年的软件开发工作上看,占了整体创新项目的70%以上。
 
  山东水泊焊割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是我省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的专用车栏板焊接智能生产线产品市场占有率蝉联第一。利用双目相机扫描获取数据、投送电脑,之后仅用时两秒,智能机器人就能通过特定算法完成计算、控制,按要求焊接……这是山东水泊焊割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智能机器人工作的场景。作为一家专业从事专用车焊接设备研发、制造与销售的公司,新产品研发紧紧围绕着专用车客户需要,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
 
  不止在陆地,在高空之上,机器人同样有着“用武之地”。山东顶峰航空科技有限公司2020年6月落户济宁,公司的母公司峰飞集团作为专业研发和制造垂直起降飞行器的全球领先企业,致力于给社会提供安全可靠的空中物流运营系统和空中立体出行解决方案。依托航空科技、新材料、人工智能、5G等前沿技术,建成了集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于一体的消防应急飞行机器人产业化生产基地,在电动无人机大载重、垂直起降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内育外引并举
 
  产业迈向高端
 
  过去,依托临近煤矿企业,济宁邹城发展起以采矿设备为特色的机电产业园,园内能实现采矿设备一站式购齐。但随着工业4.0和万物互联的智能时代的兴起,机电产业园面临着转型升级的严峻局面。
 
  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济宁选择内育和外引并举的路子,一方面根据自身产业基础,推动机电产业园快速向机器人制造基地转型,使“老树发新芽”,培育传统企业成长为科技“小巨人”。
 
  年2月,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应急部、煤监局、工信部、财政部、科技部、教育部八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首次提出智能化发展的3个阶段性目标,并明确10项主要任务。由此,煤炭行业按下智能化发展加速键,开启智能化元年。
 
  作为探路者,位于邹城的山东天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尝到甜头。作为传统煤矿设备生产商的老牌企业,为实现产品转型,公司加大研发投入,与德国DHMS合作,结合中国矿山地质环境成功研发出N系列掘锚机,填补国内技术空白,被科技部认定为国际领先水平。“去年,我们与中国矿业大学、西安科技大学合作研发了ZYWL-4000Y防冲钻孔机器人,能够实现冲击危险区钻孔设备操作无人化和冲击危险程度实时评估,有效解决了人机分离和提高钻机效率等问题。”山东天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田胜利表示,目前公司在国内整机占有率虽然不高,但在细分领域钻锚技术上占据国内90%以上的市场。
 
  另一方面,济宁持续招引高精尖企业,促使“新树扎深根”,先后引进了珞石机器人、硅步科技、布科思等机器人企业,建成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创业孵化园和济宁机器人产业园。珞石(山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双表示,随着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快速增加,以前业内希望实现“机器代人”,现在更强调“人机协作”“人机共舞”。作为全球第二家、国内首家突破机器人柔性技术的企业,珞石已经成为这个全新赛道的探索者和先行者。2017年,珞石(山东)分公司在邹城投产,其自主研发的XB系列工业机器人产品覆盖汽车零配件、3C电子、五金刀剪、自动缝制、医疗等行业,其工业控制系统、刀具打磨、缝纫等细分领域,更是填补了国内空白。迄今为止,珞石(山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已取得国内外研发专利及科技大奖100余项,综合性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补齐人才短板
 
  找准济宁赛道
 
  《中国制造2025》中提出,围绕汽车、机械、电子、危险品制造、国防军工、化工、轻工等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以及医疗健康、家庭服务、教育娱乐等服务机器人应用需求,积极研发新产品,促进机器人标准化、模块化发展,扩大市场应用。突破机器人本体、减速器、伺服电机、控制器、传感器与驱动器等关键零部件及系统集成设计制造等技术瓶颈。《〈中国制造2025〉山东省行动纲要》中提出,围绕汽车、电子、机械、化工、轻工、家政、医疗、商业等产业需求,发展各类工业机器人及控制系统、伺服电机、精密减速器、高端传感器、末端执行器等核心部件。
 
  “中国是世界上工业机器人需求最大的国家,这几年这个行业受到的关注也越来越多,我们也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不仅实现自我价值,更要为济宁科创出一把力。”王双说,近几年济宁行业发展环境越来越好,这让他们对未来发展也很有信心。
 
  在人工智能行业蓬勃发展的背后,企业不是一个人在战斗。邹城机器人产业园作为济宁市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主战场之一,依托正方智能机器人管理运营平台,整合国家机器人检验检测中心和山东省智能机器人应用技术研究院两大支撑平台,以及政策、人才、金融、公共服务、应用推广等平台资源,可以为创新团队和入园企业提供精准的公共服务,不断厚植机器人产业发展“沃土”。
 
  “中国是全球工业门类最全的国家,随着人工智能向各行各业不断渗透,将支撑工业机器人需求的持续回暖。”济宁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市制造强市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李家亮表示,机器人正在改变各行各业的生产方式,推动传统制造产业实现转型变革。然而,济宁市机器人产业与广东、浙江、江苏、辽宁和山东等地区相比,仍存在不小差距。
 
  前瞻研究院的研究报告称,目前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机器人产业实力最为强劲,其在产业链构建、市场需求、创新资源布局等方面均走在全国前列,两地机器人产业收入占据全国的半壁江山。同时,京津冀、东北等地的机器人产业实力也不可小觑。相比之下,济宁机器人产业总体来说种类丰富,但规模较小、配套不完善,集聚效应还在培育之中。
 
  人才也是制约因素之一。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白皮书2020》指出,人工智能人才缺口达30万。而数据显示,北京、上海、深圳、杭州聚集了全国八成以上的人工智能人才,相比之下,内陆地区的人才较为匮乏,特别是高端技术人才。
 
  如何在全国竞争中,找准“济宁赛道”?李家亮表示,“十四五”期间,济宁将寻找细分领域,以提高机器人高端产品供给能力为发展方向,鼓励本地企业向产业链高端延伸,引导电机、精密传动、机械加工等部分企业向机器人关键零部件产业转型,壮大存量;继续招引国内外知名机器人企业落地,提升增量,增强产业竞争合力。同时,在项目落地、园区配套等方面,全力给予要素支撑,为机器人产业研发和应用提供五星级服务,助力机器人产业实现快速度、高质量发展。
 
    投稿箱:
        如果您有机床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邮箱:skjcsc@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