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家族”垄断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 国产机器人企业亟待突围
2018-2-1 来源: 前瞻产业研究院 作者:-
日本、德国的工业机器人水平全球领先,“四大家族”(abb、库卡、发那科、安川)为全球主要的工业机器人供应商,占据全球约50%的市场份额,这主要因为他们具备先发优势和技术沉淀。
自1954年世界上第一台机器人诞生以来,世界工业发达国家已经建立起完善的工业机器人产业体系,随着我国工业自动化、智能化的发展加速,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普及也带来了市场的急剧增长。
日本、德国的工业机器人水平全球领先,“四大家族”(ABB、库卡、发那科、安川)为全球主要的工业机器人供应商,占据全球约50%的市场份额,这主要因为他们具备先发优势和技术沉淀。日本在工业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减速机、伺服电机等)的研发方面具备较强的技术壁垒;德国工业机器人在原材料、本体零部件和系统集成方面有一定优势。

图表1:全球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介绍
与此同时,国外企业以全球机器人“四大家族”(ABB、库卡、发那科、安川)为代表,在中国市场份额合计超60%。2016年,日本发那科、安川、德国库卡、瑞典ABB在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份额的比例分别高达18%、12%、14%、13.5%,众多国产机器人企业只能在剩余30%的市场份额中争抢。

图表2:2016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份额(单位:%)
而且这些竞争还都集中在中低端领域,高端领域国产工业机器人的份额不到5%。在六轴以上多关节机器人,“四大家族”的份额超90%,处于绝对垄断地位;在下游应用领域中,作业难度大、国际应用最广泛的焊接领域,国外机器人占84%;高端应用集中的汽车行业,国外公司占90%份额。同时,受益于机器人成本下降,外资巨头开始下调产品价格,以进一步提升市场占有率。

图表3:“四大家族”垄断中国高端工业机器人市场
不仅如此,安川电机等国外机器人厂商还正在猛增产能,以应对中国需求,内优外患的双重夹击下,国产工业机器人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图表4:2017年国外工业机器人在中国投资规划情况
国产工业机器人企业亟待突围
据工信部统计,我国涉及机器人生产的企业已逾1000家,其中超过200家是机器人本体制造企业,大部分以组装和代加工为主,处于产业链低端,产业集中度低、总体规模小;各地还出现了50多个以发展机器人为主的产业园区,有些园区存在着重招商引资、轻技术创新、轻人才培养的倾向。
目前国内机器人行业具有代表性的企业有新松、埃斯顿、埃夫特、广州数控、新时达、拓斯达、巨星科技、华昌达等。这些公司已在机器人产业链中游和上游进行拓展,通过自主研发或收购等方式掌握零部件和本体的研制技术,结合本土系统集成的服务优势,已经具备一定的竞争力,未来有望实现对国外品牌的进口替代。


图表5:未来有望突破“四大家族”封锁的国产工业机器人企业
从目前来看,采用合作研发模式突围的企业较多,也是效率最快、成本最低的方式,比如长盈精密子公司广东天机机器人在2017年10月发布的六轴机器人TR8,就是与日本安川电机合作后的首发作品,是目前全球速度最快的六轴工业机器人,现阶段已经大批量用于金属外壳的打磨、抛光,组装,以及CNC上下料。
根据长盈精密TR8机器人生产计划,2017年下半年实际生产500台,到2020年将实现年产万台的规模。

图表6:2017-2020年长盈精密TR8机器人生产计划
投稿箱:
如果您有机床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邮箱:skjcsc@vip.sina.com
如果您有机床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邮箱:skjcsc@vip.sina.com
更多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