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机床工具企业提供深度市场分析                     

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  |   申请VIP  |  

English  |   German  |   Japanese  |   添加收藏  |  
沈阳机床

车床 铣床 钻床 数控系统 加工中心 锻压机床 刨插拉床 螺纹加工机床 齿轮加工机床
磨床 镗床 刀具 功能部件 配件附件 检验测量 机床电器 特种加工 机器人

机器人

电工电力 工程机械 航空航天 汽车 模具
仪器仪表 通用机械 轨道交通 船舶

搜索
热门关键字:

数控机床

 | 数控车床 | 数控系统 | 滚齿机 | 数控铣床 | 铣刀 | 主轴 | 立式加工中心 | 机器人
您现在的位置:机器人> 宏观经济> 我国机器人产业有望由大变强
我国机器人产业有望由大变强
2016-12-19  来源:转载  作者:-

      12月17日,为期4天的“2016中国机器人产业推进大会”在安徽芜湖落下帷幕,这是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成功举办的第四届大会。4年间,伴随着经济转型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出台,我国机器人产业进入发展快车道。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市场上工业机器人销量达6.8万台,超过欧洲市场,连续3年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执行理事长兼秘书长宋晓刚指出,我国在机器人产业发展上有着诸多优势。国产机器人企业更加熟悉中国制造业各细分行业的特点,同时,发力智能制造、推进转型升级是中国制造企业的必走之路,会带来巨大市场需求。

    行业亮点频现

    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理事长、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曲道奎在大会上发布了2016年上半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统计数据。数据显示,上半年,国产工业机器人市场销售良好、结构改善、亮点频现。

    据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统计,2016年国产工业机器人销量继续增长,上半年累计销售19257台,按可比口径计算较上年增长37.7%,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10.2个百分点;考虑到前期研发企业实现投产、新企业进入等因素,实际销量比上年增长70.8%,已连续多年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产业发展处于上升通道。
 
    从企业层面看,有超过六成的国产工业机器人制造企业销售量同比增长,特别是部分龙头企业发展形势喜人。企业积极应对用户行业转型升级的契机,积极调整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销量实现成倍增长。

    从机械结构看,2016年上半年国产坐标机器人保持龙头地位且销售加速。在多关节机器人占比提升的同时,圆柱坐标机器人、并联机器人的占比在下降,国产机器人产品结构正发生着变化。

    从应用领域看,2016年上半年国产工业机器人的应用领域分布与上年基本相同。其中,用于金属铸造的搬运与上下料机器人是今年的一个新亮点,越来越多的铸造企业使用机器人从事上下料工作,市场需求扩大,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近8倍。

    从应用行业看,国产工业机器人广泛地服务于国民经济37个行业大类,91个行业中类,与上年相比应用领域更为广阔。特别是3C制造业,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近20个百分点。从产品流向来看,2016年上半年43%和10%的国产工业机器人分别销往华东和华南地区。

    “过去3年中国都是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今年这一趋势有望延续。”曲道奎预测称,“未来10年中国都将保持国际领先”。

    把握市场机遇

    今年以来,我国机器人产业保持迅猛发展的势头。1月到10月份,工业机器人产量达到56604台,比去年全年产量增长71.5%。

    虽然发展迅速且市场巨大,但机器人行业发展存在一系列挑战。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认证监管部主任李春江指出,总体上,国外机器人销量占我国机器人市场近70%,国产机器人只占约三成市场。

    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孙峰担忧:一是机器人关键零部件虽然有所突破,但是高端产品、进口依存度仍然很高;二是部分自主品牌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但自主创新能力仍需加强;三是各地机器人产业发展迅速,但是低水平、重复建设隐忧显现;四是本土龙头企业正在崛起,但小散弱的状况仍然没有改变;五是第三方检测机构建立,但机器人标准检测认证等体系仍待健全。

    “十三五”时期是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重要时期,我国会积极发挥政策对行业的引导推动作用。孙峰说,针对我国机器人产业存在的问题,今年3月份,工信部与发改委、财政部共同印发了机器人产业发展五年规划,提出“两突破、三提升”战略目标,即实现机器人专业零部件和高端产品的重大突破,实现机器人质量可靠性、市场占有率和龙头企业的提升。

    孙峰表示,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还将发布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条件,规范工业机器人行业市场秩序,推动产需协同合作,推动产品质量保证,提升工业机器人产业核心竞争能力。

    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副司长蔡荣华说,“近年来,发改委从关键技术产业化和市场环境规划上入手,双管齐下,着力解决机器人产业发展面临的一些瓶颈问题。下一步发改委将密切跟踪机器人产业发展新动向,从产业协调发展角度率先协同攻关的模式,加快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此外,“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规划备受业内期待。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所长赵杰说,“整个专项经费共60亿元,中央财政计划投入20亿元,其他包括地方政府以及企业配套资金。‘十三五’在机器人方面的重点专项投入相当于‘十二五’科技部投资的4倍多,‘十三五’一年相当于‘十二五’的总投入”。

    增强产业竞争力

    “标准水平高低显示了国家技术水平高低,对于提升企业竞争力、促进健康发展有重要作用。”宋晓刚说,“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自成立以来,持续稳步推进行业标准化工作,努力为企业营造健康的市场环境”。

    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标准工作组在会上发布了3项行业标准:《弧焊机器人系统通用技术条件》《定重式灌装机器人通用技术条件》和《工业机器人专用电缆》。其中,《定重式灌装机器人通用技术条件》已通过国家标准委审核,将成为国家标准。

    “现在共有17个标准在编制之中,这3个标准已比较成熟。”宋晓刚说。此外,家用机器人除扫地机器人、航拍机器人外,其他娱乐、教育或陪护机器人都未进入产业化阶段,没有到制定相应标准的程度。

    宋晓刚说,国家非常重视标准工作,联盟还将发布另外两份文件:一是国家机器人标准白皮书,二是信息标准体系框架。
    投稿箱:
        如果您有机床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邮箱:skjcsc@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