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发笔记本电脑、服务器和台式机之CPU、DIMM/内存条及其它复杂零件之柔性装配应用解决方案,亮相2016慕尼黑上海电子生产设备展
中国上海,2016年3月17日——人机协作机器人全球领导企业丹麦优傲机器人公司(Universal Robots)作为协作机器人市场的先驱者,一直致力于推动电子制造业的智能转型。工业4.0及《中国制造2025》的相继出现,为中国传统制造业的升级、寻求新的动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与铺垫,进一步将“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方向大力推进。
为实现智能升级与转型,中国制造业也面临着急需解决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在转型中实现成本的降低、产能的提高以及获得更高更快的投资回报率。而对于电子制造业来讲,除了上述问题,制造企业还需要可以带来精准位置控制的智能科技帮手。优傲机器人的出现不仅解决了制造业在这一方面的需求,也满足了电子制造业对位置控制的要求。
为了进一步推动协作机器人在中国电子制造业的应用,优傲机器人公司携旗下全系列协作机器人家族,于2016年3月15日至17日亮相慕尼黑上海电子生产设备展E1馆1500展台。更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协作机器人行业的领军者,优傲机器人于此次展览全球首发笔记本、台式机和服务器主板内存柔性装配应用解决方案,帮助不同规模的电子制造企业加速智能制造的落地。
目前,电子制造企业在进行笔记本电脑、服务器和台式机的CPU、DIMM/内存条及其它复杂零件的柔性装配时,中小型企业一般使用人工装配实现,每天每个工人要用一定力度重复上千次相同插装动作,工人们的手指经常因此而酸痛红肿甚至变形,高强度的重复工作也让他们心情烦躁,易于疲劳,从而降低产品良率。与此同时,高员工离职率一直让企业十分困扰。而制造大厂则采用“相机+工业机器人”的解决方案。在“相机+工业机器人方案”中,相机相当于人眼,工业机器人相当于手臂,以完成人工装配的工作。但该方案的致命缺点是机器人对力度的掌握十分欠缺,只能实现硬插拔。一些高级服务器内存条及主板动辄上万,如果插拔力度没掌握好,损失相当惨重。且这种解决方案要求厂家有相当高的相机图像处理知识,这大大增加了企业的实施难度,且无法满足制造企业对柔性装配的最基本需求。
为此,优傲机器人推出了“力传感器+协作机器人”的创新性解决方案,真正意义上的实现柔性装配的自动化进程。在优傲机器人带来的解决方案中,协作机器人相当于人的手臂,力传感器和夹爪则相当于人的手指。而配有力传感器和夹爪的UR机器人,可以通过触碰调整进行精准定位后,使用与人类手指相似的力度成功实现CPU、DIMM/内存条及其它复杂零件的柔性装配。物料位置一般都会存在一定程度公差,优傲机器人的精准力控方案甚至在物料存在大于±0.5mm安装公差时都可成功组装而无须视觉等定位辅助。系统中所用的六纬传感器能和优傲机器人无间合作,完全归功于优傲机器人开放的linux系统和在此基础上的力控功能模块。装配过程中运用力控算法:force-contact和force –insert,实现微力/力矩探寻和实时力控制的完美装配。硬件系统配置简单,软件仍是基于拖动示教无须指令编程,易于使用,堪称业内应用一大突破。
优傲机器人带来的柔性装配解决方案,为电子制造企业解决了最根本的柔性需求,提高了生产良率,避免了因为无法掌握拔插力度而带来的不必要损失。此外,大部分中小型企业仍然采用传统的人工柔性装配的主要原因,在于“相机+工业机器人”的高额成本及其有待改善的用户友好性和适用性。而优傲机器人的“力传感器+协作机器人”解决方案则已经成功解决上述问题。
成本方面,“相机+工业机器人”方案成本高,而“力传感器+协作机器人”方案在成本方面具有显而易见的优势。加之协作机器人可为电子制造企业实现更快的周转,提高产品质量,从而实现更短的投资回报率。在用户友好性方面,优傲机器人凭借平板尺寸的触摸屏用户界面及创新性的PolyScope机器人系统软件,使得没有任何技术背景和编程经验的员工也可当场快速编程、调试并成功运行。而且,优傲机器人从拆包、安装、配置到编写第一个简单任务程序的时间一般只需2至3小时,为企业提供了无与伦比的灵活度,可随时在不同的生产线执行新的任务。在适用性方面,优傲机器人并不是针对某一个行业开发的,而是针对制造业对灵活性和简单易用性的需求而开发的。所以优傲机器人随时随地都可满足不同电子制造企业的需求。
优傲机器人公司中国区销售总监杨镇伍先生表示:“优傲机器人公司自诞生以来就是‘创新’的代名词,我们期待全新的力传感器+协作机器人的解决方案为越来越多的中国电子制造企业所使用,并可进一步扩展到其他有需要试探及插穿等装配要求的行业,如金属件孔定位装配,电子定子装配,手机电池及后盖装配等 。在帮助他们实现100%的柔性装配的同时,带来更加灵活、合理的高效制造流程,从而进一步实现智能制造的升级与转型。”
如果您有机床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邮箱:skjcsc@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