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机床工具企业提供深度市场分析                     

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  |   申请VIP  |  

English  |   German  |   Japanese  |   添加收藏  |  
东台精机
加工中心

车床 铣床 钻床 数控系统 加工中心 锻压机床 刨插拉床 螺纹加工机床 齿轮加工机床
磨床 镗床 刀具 功能部件 配件附件 检验测量 机床电器 特种加工 机器人

加工中心

电工电力 工程机械 航空航天 汽车 模具
仪器仪表 通用机械 轨道交通 船舶

搜索
热门关键字:

数控机床

 | 数控车床 | 数控系统 | 滚齿机 | 数控铣床 | 铣刀 | 主轴 | 立式加工中心 | 机器人
您现在的位置:加工中心网> 技术前沿>FANUC数控系统在旋转曲面加工中的灵活运用
FANUC数控系统在旋转曲面加工中的灵活运用
2015-8-24  来源:德州联合石油机械有限公司   作者:侯祖刚 程功泉 吴全峰


 
                   
      摘要: FANUC 32I数控系统中,新增圆锥插补功能,刀路均匀流畅,使一些相对复杂的曲线路径在手工编程中成为现实,广泛应用于旋转类曲面的铣削加工,取得了很好的加工效果,谨以锥螺纹和球窝曲面为例,浅谈圆锥插补功能的扩展与运用。

  
 

      1、引言


     在FANUC 32I数控系统中,G02/G03指令被赋予更多的功能,除了常规的圆弧插补和螺旋线插补外,通过指定旋转次数或者每转的半径增量值,即可进行平面螺线插补,在此螺线插补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垂直于圆弧平面的直线轴运动,即可进行圆锥插补。圆锥插补的刀具路径,几乎适用于所用旋转曲面的精加工,整条路径由一组规律变化的锥螺旋线组成,路径中没有进给速度和进给方向的突然转变,从下刀到抬刀一气呵成,刀路行距均匀,简洁流畅,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学以致用后可以解决很多编程中遇到的难题。本人长期使用FANUC数控系统,早期的0I版本,注重于系统的兼容性和稳定性,一般只配置标准的插补功能,将一些特殊的曲线编程寄托于用户宏程序的使用与开发。掌握宏程序需要很高的数学知识和逻辑思维,令很多编程员望而怯步,无奈之余,只能借助于自动编程软件。FANUC 32I数控系统站在普通用户的角度,增加了很多实用功能,其中的圆锥插补可以说是一次跨时代的进步,使一些相对复杂的曲线路径在手工编程中成为现实,圆弧和螺旋线插补是FANUC系统的基础功能,在此不做赘述,圆锥插补却很少被编程员所了解。本人根据自己多年掌握的编程经验,以锥螺纹和球窝曲面为例,浅谈圆锥插补的扩展与运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锥螺纹

 

     

                                     图一  特制油管扣锥螺纹  

  

     

                        图二  锥螺纹铣削路径

     锥螺纹广泛应用于密封元件和管路连接,与直螺纹的区别在于:螺旋线沿导程方向延伸的同时,半径因锥角作用逐渐放大或缩小。受此影响,每一圈螺旋线的起点和终点都不在同一圆柱面上。很难用标准的螺旋线插补编程,锥螺纹铣削一直是数控编程的难点,即使一些主流的编程软件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普遍采用等分直线段拟合螺旋线的方法,理论上勉强可以接受。但实际上存在一定的轮廓误差,加工效果较差,在线段的连接处,刀具出现短暂的停滞,反映在螺纹牙型表面上,是一圈断断续续的接刀痕迹,抛光也无济于事。低配置的数控机床尤为明显,由于刀具动作跟不上程序运行的节拍,铣削后的螺旋线最终演变为N边形轮廓线,失去应有的加工精度。数控高手各显其能,灵活运用宏程序推出了很多锥螺纹编程方法,其中以变量控制螺旋线插补实现锥螺纹铣削的方法最为经典,打破了数控铣床长期使用三维线段拟合锥螺纹的传统观念,得到了编程员的一致认可,不足之处是必须更改相关的参数,受系统版本和机床性能的限制,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差异,FANUC 32I系统的圆锥插补功能彻底解决了这一难题,螺纹部分一个程序段就可以搞定,数控机床像执行普通螺旋线指令一样,轻松自如的完成锥螺纹铣削,即省去了自动编程的长篇大作,又避免了宏程序的复杂运算,大幅提高了螺纹质量和加工效率,有效扩展了手工编程的范围。
 
 
     编程格式:


G17 G02/G03 X_ Y_ Z_ I_ J_ K_ Q_ L_ F_
X_ Y_ Z_是指锥螺纹终点的坐标值;
I_ J_ 从螺旋起点到中心的矢量值,与圆弧插补相同;
K_ 螺旋线旋转一周的高度增减值(行距);
Q_ 螺旋线旋转一周的半径增减值;
L_ 重复次数(不带小数点的正值);
F_ 进给速度; 
 
     当I/J/K与Q、L发生定义冲突时,可视情况省略其中的两项。
 
     以(图一)特制油管扣为例,设工件上表面和锥螺纹中心线为G54加工坐标系原点,选用φ30单齿螺纹铣刀,主轴正转,自下而上顺铣加工,程序中的螺纹终点坐标值,按螺距和锥度的整数倍进行圆整处理,省略[Q]半径增减值和[L]重复次数,由系统自动计算,程序如下:
 
T01 M06;
M03 S1000;
G17 G54 G90 G40 G49 G0 X0 Y0;
G0 G43 Z-60 H01; (下刀至螺纹起始深度)
G41 X28.5 Y-5 D01;(启动刀具半径补偿)
G03 X33.5 Y0 R5 F300;(圆弧切入至螺纹径向尺寸)
G03 X35.5 Y0 Z3.5 I-33.5 J0 K2.54 F300;(圆锥插补铣削螺纹,省略Q L,由系统自动计算)
G0 G40 X0 Y0;(在安全高度直接退刀)
G91 G28 Z0;
M5 M30;
 
 
      加工锥螺纹先要加工螺纹锥孔,孔的尺寸和锥度直接影响螺纹质量,铣削螺纹锥孔,与铣削锥螺纹没有太大的区别,同样适用于圆锥插补,只不过螺旋线的行距更密一些,此时只需将螺纹铣刀更换为镗刀或者铣刀,重新设置圆锥插补的两个参数即可,注意螺旋线的开始方向改为自上而下顺铣,因为螺纹孔的铣削方式与螺纹的旋向无关。顺铣的效果要好一些,自上而下加工便于观察和测量,根据锥孔编程经验和机床验证,螺旋线行距K=0.2,即可以得到很好的锥孔精度,执行程序,轻松完成螺纹锥孔的铣削。为了便于装配和操作安全,螺纹锥孔一般都要求45°倒角,我们可以参照锥孔格式,再增加一段圆锥插补,修改Q=K,即可完成孔口倒角。本例中选用φ30立铣刀,自上而下顺铣加工锥孔,程序如下:
 
T02 M06;
M03 S2000;
G17 G54 G90 G40 G49 G0 X0 Y0;
G0 G43 Z4.0 H01;
G41 X34.0 Y-5 D01;(启动刀具半径补偿)
G03 X32.0 Y0 Z-60 I-34.0 J0 K-0.2 F500;(圆锥插补铣削锥孔,省略Q L,由系统自动计算)
G03 X27.0 Y-5 R5 F500;(圆弧切出方式退刀)
G0 Z1.0; (抬刀至安全高度)
G01 X38.2 Y0 F300;(进给至孔口倒角大端起点)
G03 X35.2 Y0 Z-2 I-38.2 J0 K0.2 Q0.2 F500;(圆锥插补铣削倒角)
G0 G40 X0 Y0;(取消半径补偿)
G91 G28 Z0;
M5 M30;
 
      经螺纹测量仪和标准扣规双重检验,铣削后的锥螺纹表面精度和各项尺寸完全符合图纸要求,加工效率也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了一倍。程序一直沿用到今天,深受操作者的喜爱。


 
      3.球窝曲面

     

                                      图三   球窝曲面

  

    

                           图四  球窝编程示意图

     球窝,又称凹形半球面,主要应用于钢球定位和万向轴连接,工厂多采用数控铣削的方法,用小直径的球头铣刀,通过编程路径去铣削较大直径的球窝。选择什么样的切削方式,才能达到光洁圆滑,没有瑕疵的球面效果,是编程思路的关键。Mastercam编程软件中,适用于球窝铣削的最佳路径是流线刀路中的螺旋线切削方式。这是真正意义上的3D等步距加工,可惜的是:软件采用等分三维线段拟合螺旋线的传统方法,加工中存在一些弊端。认真研究FANUC 32I系统的圆锥插补功能,与其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扩展思路,能否灵活应用于球窝曲面的精加工?答案是肯定的。


     圆锥插补沿着球窝圆周方向生成流线切削刀路。可以精确控制曲面的残脊高度和整体误差,因而可以得到圆滑过渡的加工表面。球头铣刀以球窝最大半径方向为起始点,沿锥螺旋线切削至球窝底部。加工路径一气呵成,没有刀具停顿和切削方向的转变,没有进刀、退刀留下的痕迹,优势不言而喻。前面的锥螺纹铣削案例中,圆锥插补中的行距保持不变,半径也自始至终按固定值增减变化。球窝不同于锥孔,依靠固定的编程格式很难做到,编程的关键是解决相邻两圈锥螺旋线半径和深度不断变化的问题。我们可以将宏程序变量融入圆锥插补,根据球窝曲面的特征,以XOZ平面的切削点起始角度为单位,将流线刀路等分为90圈首尾相连的锥螺旋线,以变量控制圆锥插补中的行距和半径变化值,既可以达到曲面编程的目的(图四)。


    以(图三)SR15球窝曲面为例,选用φ12球头铣刀,以球心为刀位点直接按刀具运动轨迹编程,设定工件球窝中心为G54坐标系零点,按XZ平面内切削点起始角度为自变量,由上自下加工,程序如下:


变量设置:
#1=0 (切削点起始角度值)    #2=1 (角度步进值) 
#3=15  (球窝半径)            #7=6  (球头铣刀半径)
T01 M06;
M03 S2000;
G17 G54 G90 G40 G49 G0 X0 Y0;                          
G0 G43 Z0 H01;(起始高度)
G01 X[#3-#7-5] Y-5 F300;
G03 X[#3-#7] Y0 R5 F300;   (圆弧切入进刀)
N10 #24=[#3-#7]×COS#1;   (螺旋线起点X坐标值计算)
#14=[#3-#7]×COS[#1+#2];  (螺旋线终点X坐标值计算)
#26=[#3-#7]×SIN[#1+#2];          (螺旋线终点Z坐标值计算)
G03 X#14 Y0 Z-#26 I-#24 J0 L1 F300;(圆锥插补铣削一圈)
#1=#1+1;                          (角度变量递增)
IF [#1 LE 90] GOTO 10;            (终止条件比较)        
G91 G28 Z0;                                             
M5 M30;

  

      


                         图五  球窝精加工刀具运行轨迹


     通过刀具运行轨迹(图五),可以看出圆锥插补相对于其他曲面加工方式,具有路径清晰、下刀切入点容易控制等优点,非常适合旋转曲面的精加工。从加工角度考虑,圆锥插补铣削过程中,球头铣刀的切削刃始终与球窝加工曲面保持切点接触,吃刀深度一致,进给速度均匀,就像削苹果一样,达到很好的加工效果。编程的巧妙之处在于圆锥插补与宏程序变量的完美结合,在圆锥插补的格式中设置变量,对变量赋值并设定相互之间的数学方程式与逻辑关系,一圈锥螺旋线恰好是一个加工循环,系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处理和运算,程序执行过程更加流畅。经批量加工和追踪检验,球窝轮廓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全部符合技术要求,创造出很高的经济效益。


      4、注意事项:
 

     圆锥插补过程中,基于系统设置的加减速功能有效,越靠近螺旋中心,进给速度越慢,当螺旋线旋转一周的半径增减值较大时,编程时尽量不使用刀具半径补偿,而是直接对刀位点运动轨迹编程,这样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和报警。当程序指定的螺旋线终点位置与系统根据(I/J/K/Q/L)自动计算出的实际位置存在偏差,并超过参数(NO.3471)设定的范围时,会出现(PS5123)报警,程序停止运行。解决方法:


     一、对圆锥插补中的各项数值进行圆整处理,有关联的设置尽量保持整倍函数关系。如果指定的圆心矢量 [I/J/K]与半径增量值[Q]及重复次数[L]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时,可以省略其中的两个,由系统自行计算。


     二、在参数(NO.3471)中设定较大的允许偏差值。即使程序中存在一定的计算误差,也不影响正常运行。


     值得注意的是:在极坐标插补、比例缩放、法线方向控制有效时,不能使用圆锥插补。圆锥插补中,也不能使用任意倒角、倒圆功能。


      5、结语:

  
     本文以锥螺纹和球窝曲面为例,详细介绍了圆锥插补功能的扩展与应用。FANUC数控系统博大精深,每一次版本升级都会增加新的亮点,始终代表着高端数控机床的发展趋势,数控编程员要认真学习和领悟系统内置的各种插补功能,勇于尝试不同的切削方式和加工方法,逐步积累经验,形成自己的编程特色。

    投稿箱:
        如果您有机床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邮箱:skjcsc@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