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天津12月2日电(记者周润健)“世界轨道交通发展迎来黄金期,我国应该发挥综合优势,借助‘一带一路’战略,推动高铁‘走出去’。”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轨道交通部副总经理刘然玲说。
当前,许多发达国家在铁路和轨道交通基础设施方面进入了更新换代的时期,众多发展中国家伴随着经济快速增长,也在大力发展客货运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业内人士预计,在未来的10年-20年间,平均每年新增铁路运营里程将达到1万公里左右,世界轨道交通行业将迎来发展的黄金期。
对此,刘然玲认为,面对广阔的国际轨道交通市场和激烈竞争并存的情况,中国高铁应该加快“走出去”的步伐。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铁路“走出去”具有技术、资金、机制和成本四大明显优势。
“通过对国外高新技术的不断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和提高,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全面掌握高铁完整技术的国家之一,积累了高铁运营管理的丰富经验。到目前为止,中国铁路系统几乎涵盖了所有情况下的铁路工程,而每年超高客流量成功运送也检验了中国高铁运营体系的韧性和强度。”刘然玲说。
刘然玲指出,随着亚投行作用的逐渐发挥,其杠杆作用已经越来越明显,不仅成功地撬动了稳定已久的国际工程建设投资体系,推动世行、亚行等重新审视这些年在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上作用的缺失和不足,并成功地将资金和技术的优势融合在一起,英、德、意、法等欧洲技术和经济强国的加入也带动了更为完善的金融体系和更为合理的技术竞争。
中国高铁走出去,机制和成本优势也非常明显。
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中国大力推进铁路、核电等产能和装备行业“走出去”,并建立了跨部委、跨行业的“走出去”战略协调和管控机制;进一步明确了政府作为牵头部门,加大了国家在财政、金融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并配套建立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放宽了境外投资审批权限,全力推动相关产业“走出去”。
“再从中国高铁的建设成本来看,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报告数据显示,中国时速350公里的铁路项目建设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仅相当于国际常规建设成本的43%;时速250公里的项目建设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相当于国际常规成本的30%左右,成本优势明显。”刘然玲说。
如果您有机床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邮箱:skjcsc@vip.sina.com
- target=_blank>日汽车零部件欲借TPP扩大北美东南亚市场
- target=_blank>全球光纤传感器未来市场广阔
- target=_blank>日媒:日系车商看好东南亚市场 商战和危机交加
- target=_blank>中船防务获瑞典船东2亿美元大单
- target=_blank>光子集成电路市场将于2022年达到13亿美元
- target=_blank>MB2120B型数控内圆磨床电主轴变频器的改造
- target=_blank>【雷尼绍】RESOLUTE™与MELSERVO-J5强强组合,实现更快速、精确、可靠的运动控制
- target=_blank>NSK开发低摩擦轮毂单元轴承 可增加电动汽车续航里程
- target=_blank>T68卧式镗床进给系统的数字化改造
- target=_blank>AGV+协作机器人在零件数控机床加工上下料中的应用
- target=_blank>2020年7月高端装备制造业、工业机器人,行业运行简述
- target=_blank>浅谈线切割机床中走丝与慢走丝
- target=_blank>ANCA整体PCD铣刀 —— 提高生产效率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 target=_blank>伊斯卡,不止专注于金属加工
- target=_blank>EMAG成功收购Scherer Feinbau(舍勒公司),极大扩展了公司产品范围以及客户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