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机床工具企业提供深度市场分析                     

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  |   申请VIP  |  

English  |   German  |   Japanese  |   添加收藏  |  
齿轮加工机床

车床 铣床 钻床 数控系统 加工中心 锻压机床 刨插拉床 螺纹加工机床 齿轮加工机床
磨床 镗床 刀具 功能部件 配件附件 检验测量 机床电器 特种加工 机器人

齿轮加工机床

电工电力 工程机械 航空航天 汽车 模具
仪器仪表 通用机械 轨道交通 船舶

搜索
热门关键字:

数控机床

 | 数控车床 | 数控系统 | 滚齿机 | 数控铣床 | 铣刀 | 主轴 | 立式加工中心 | 机器人
您现在的位置:齿轮加工机床网> 焦点人物>(独家)专访吴柏林:2013,着力转型升级
(独家)专访吴柏林:2013,着力转型升级
2013-1-21  来源:数控机床市场网  作者:吕晓峰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 吴柏林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吴柏林
 

      刚刚过去的2012年,对中国机床工具行业来说,可谓是形势严峻的一年。受国内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和国外欧债危机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全行业产销增速下滑明显、利润负增长。企业的在手订单和新增订单均大幅下滑,库存明显增加。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对当前行业的运营情况和未来发展走势的把握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数控机床市场网在2013的开年之初独家专访了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吴柏林。

 

      2012年行业整体运行情况

  
      首先,吴柏林结合协会214家重点联系企业的情况向数控机床市场网记者介绍了2012年机床工具行业运行情况。

   
    

   

      行业存在的三大矛盾

  
      就行业的整体来看,吴柏林坦言,经过十年的高速发展,我国机床工具的产业规模虽然已经居于世界第一,但产品的结构水平偏低,仍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以规模扩张为主的发展模式将面临挑战。他指出,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国内需求结构的加速升级和行业供给不相适应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产能结构失衡。表现为三点:一是我们的中低端产品产能迅速扩张;二是供给能力与需求结构不对称;三是数控系统、功能部件与主机配套失衡。

  
      2. 产品同质化特征明显。也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机床的功能看,行业企业生产的绝大部分为通用机床,专用机床、特种机床比例低,往往是同一机型广泛应用于装备制造各个领域;二是从机床的技术水平和性能质量看,2011年全行业生产数控机床约27万台,其高档机床比例不足5%;三是从营销的服务方式看,多数企业还处于单纯的卖设备的阶段,对用户工艺研究不深入,缺乏为用户提供全面解决方案的能力。同质化的后果是企业大打价格战,给行业发展带来严重伤害。

  
      3. 中高端产品的竞争力薄弱。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个是高端产品深层次技术掌握不透;二是我们创新成果产业化是突出的薄弱环节。

   

      企业面临的五大难题

   
      在众多企业2012陷入低谷之际,机床协会也一直在积极走访调研。采访中,吴柏林也是向数控机床市场网的记者总结了当前企业面临的五大难题:

      
      1. 产销水平持续回落。有七成的企业工业总产值和销售收入呈现同比下降且下降幅度普遍为两位数,降幅最大的甚至超过50%。

   
      2. 新增订单显著减少。企业新增订单同比平均下降了36%,在手订单同比下降了23%,八成以上的企业新增订单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仅有不足2成的企业新增订单持平或略有增加。

   
      3. 资金占用大幅上升。产成品库存和应收账款上升导致企业资金占用大幅上升。更有20%的企业产成品库存接近或超过100%。大部分企业的应收账款同比超过70%。再加上承兑汇票的泛滥,使得企业现金流非常紧张。


      4. 制造资源大量闲置。80%的企业普遍开工不足,制造资源不同程度处于闲置状态,中低档、通用型、大批量产品的制造资源闲置突出。造成工人收入下降、人员流失迹象开始显现。


      5. 供需矛盾愈加突出。调研中从行业企业和重点用户两方面都进一步感受到中国机床工具产业领域供需矛盾两个层面的不同表现。在量的层面,表现为供大于求,在质的层面则表现为供不应求。一方面,面向中低档的大批量、通用型产品的制造资源大量闲置;另一方面,重点用户领域的高端机床产品和服务需求却不得不继续依赖进口。

 

         
      转型升级已成为必然选择


      面对行业和企业出现的这些问题,吴柏林向数控机床市场网记者总结说:“要解决行业存在的主要矛盾,出路只有一个,就是转型升级,尽快提高行业中高档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适应国家经济发展和市场变化的趋势。”那到底该如何来着手转型升级呢?面对记者的问题,吴柏林给出了三点主要意见:


      1. 转型升级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经济当前阶段的增速放缓,某种程度上还是中国政府以较低增长换取经济转型升级的主动战略选择。这种变化是必要的、健康的。相应的,中国机床工具产业也将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新阶段的显著特征将表现为理性的增长速度和全面的转型升级,竞争的焦点也将从规模增长变为发展方式转变,这不单是我们的主观愿望,而且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我们要彻底放弃对政府推出强有力经济刺激措施的期待,放弃对中低端市场需求强力反弹的渴求。在当前形势下,全行业需要新一轮的思想解放和观念的变革。切实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要彻底摆脱对规模扩张发展方式的路径依赖,把自己从规模增长的浮躁中解脱出来,下决心转变发展方式,真正依靠技术进步和管理升级、劳动者素质提高的道路走上转型升级的道路,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 转型升级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行业的转型升级实际上已经提了多年,但实事求是地讲,与行业需求规模的迅速增长相比,行业的转型升级效果明显不佳,这里面的原因有多方面,但最主要的有两点:一是转型升级的动力不足,之前由于市场需求的持续火爆,大家都忙于应付市场,没有专注于此。二是转型升级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不下大的决心,不投入全部的注意力和主要资源,是不可能取得效果的。转型升级也是一个长期寂寞的过程。我们必须摆脱浮躁,摒弃急功近利、好高骛远。任何通过走捷径速成的方式想达到转型的目标都是自欺欺人的。行业的实践已经反复证明,速成的路是行不通的。必要的课程是不能精简的。必要的环节是不能省略的,关键的难点是绕不过去的。转型升级要求我们重新回头,补补必要的课程。不可能期待全行业的企业同等的实现转型升级,转型升级必然是伴随着行业的分化和重组,优胜劣汰的过程是一个竞争更加激烈的过程,竞争的焦点集中在转变发展方式上,谁转得快,谁转得彻底,谁将取得竞争的先机,这是冰冷残酷的,但却是必须接受的客观规律。

  
      3. 转型升级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行业的转型升级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供遵循和套用,更不能指望行业企业整齐划一的按照某种模式来实现转型升级。行业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各不相同,企业的基础条件千差万别,企业的主要矛盾和比较优势各具不同特征。因此理应走出不同的转型升级之路,不能期望众多企业按照所谓统一规范的路径来实现转型升级,但是不妨碍各种类型条件的企业实事求是地把握自己的比较优势,合理确定自己的市场定位,探索出符合自身实际的转型升级路径。从而形成全行业的创新局面和差异化发展格局。行业过去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存在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大部分企业都去追求做大做强,其负面效果导致行业低水平、同质化竞争不断加剧。这是我们在转型升级中需要深刻汲取的教训。


      中长期发展预期仍旧积极乐观


      虽然我们正在经历行业转型之痛,但谈到行业中长期的发展预期,吴柏林也是通过数控机床市场网表达了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他分析说,理由大致有三点:


      首先,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中国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还远未完成,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还存在巨大空间,也必然为机床工具产业提供持续的市场需求。


      其次,十八大报告和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频频释放改革信号,明确表达改革决心和共识。而且也明确表达了对实业的重视,这必然将为机床工具行业提供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最后,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尤其是经过近十多年的连续高速发展,已经“今非昔比”,整体实力显著增强,综合素质明显提升,已经初步具备了实施全面转型升级的必要基础,只要我们不懈努力,就一定能够走上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投稿箱:
        如果您有机床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邮箱:skjcsc@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