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对一个积贫积弱的企业来说,能发生怎样的转变?
出国参展,从进不了主馆到占据最显眼的展位;同行业中,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字辈到坐上第一把交椅。沈阳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十年破壁,依靠自主创新,给国产机床注入独特的中国智慧,走出了一条令世界同行震惊的“中国智造”的升级之路:攻克精密摆头设计技术、突破伺服控制等200多项核心关键技术,开发出当代先进的智能化运动控制系统,制造出全球首台智能化数控机床……
随着在技术领域的一次次超越,沈阳机床正一步步向着“世界领先的机床制造商”的目标逼近。沈阳机床今天的辉煌与一个人息息相关,他就是关锡友。
关锡友,现任沈阳机床集团董事长,10年前,44岁的他出任公司总经理,谈起当时的沈阳机床,他打了个比方:“长着一米八的大个,但营养不良,虚弱不堪。”
2003年后,一场深刻的变革在关锡友的推动下迅速展开:淘汰“大路货”产品转做高档品。然而没有核心技术,想做高档品谈何容易。最初,关锡友试图跟国际巨头合作,花钱买技术,用市场换技术,但都一一告吹。“原本以为收购能买来技术,之后才发现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由于缺乏自主创新能力,我们引进一代,落后一代。”关锡友在不断尝试后得出的结论是:“核心技术一定要靠自己。”
“自主创新不是自我创新,我们要利用全球的创新资源。”有着开放性思维的关锡友果断决策,先后在北京、上海、西安和德国阿瑟斯雷本、柏林设立5个研究分中心,同时与意大利、日本和国内的科研院所协同创新。经数年努力,如今,沈阳机床已构建起一个以企业研究院为主体、事业部技术员和制造流程为辅助的开放式、国际化的研发体系。
搞创新离不开人才,延揽人才关锡友舍得下本钱。2007年,关锡友以年薪30万元的优厚条件招聘了一名尚未毕业的大学生。后来,这名大学生在开发智能化机床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通过高薪聘请和自主培养,如今,沈阳机床已经打造出一支1000多人的核心研发团队,成为企业发展的强大支柱。
全新的思路加上睥睨四方的气魄,沈阳机床集团拥有的核心技术逐年攀升。“现在的沈阳机床再也不是十几岁的孩子了,他已步入壮年,并极富睿智。”关锡友爽朗地笑了,话语里透着自豪。
如果您有机床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邮箱:skjcsc@vip.sina.com